央媒打call!“硬核”西安,凭什么?
2025-04-13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人民网、新华网对2019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盛况进行了报道。



中国新闻网、央广网、中国科学报等聚焦我市“硬科技”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成果,对开幕大会及多项分论坛和赛事活动进行了关注。

硬科技,是指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形成的高精尖原创关键核心技术。它难以被复制和模仿,有明确的应用方向和产业基础,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较强引领支撑作用。


2018年12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他提到“创新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并首次提出“突出‘硬科技’研究”。
西安,“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者和定义者,“硬科技”发展的实践者与推动者。目前,西安硬科技产业重点分布在光电芯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中。

“硬科技”
一个西安原创概念
走向了国家话语体系

千年古都的硬科技“基因”

|2019科技成果直通车(陕西站)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生物技术成果展示|
古都西安,古称“长安”,周秦汉唐三千年,秦砖汉瓦俯首可得。有人说,在这里“吹过的风都是历史,踩过的地都是历史”。
昔日,国家战略中的“西安担当”,令人瞩目。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中,西安,在科技交流、文明互鉴、文化互融等方面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做出了生动实践。

今日
“硬科技”
已成为西安亮丽新名片之一
“硬核”西安,凭什么?

当前的西安,正处在历史难得的黄金发展期,未来可期!
进入新时代,西安被赋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一带一路”核心区等重任,肩负着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等诸多国家使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西安,站在了我国向西开放的最前沿,未来可期!

科创资源富集 助力“硬核”西安发展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创新的根基,“硬核”西安的发展更离不开人才优势。西安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各类高等院校84所,其中普通高校63所,在校学生127万人。“双一流”建设名单中,西安有7所高校的13种学科跻身全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占入选学科种类12.1%。

在科研院所方面,目前,西安拥有纳入科技统计的科研机构65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4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5个。

除此之外,西安是首批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城市、“全国十大创新型城市”。近年来,西安厚值创新创业土壤,全市拥有国家级孵化器23家、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58个,43万余人参与创新创业。

西安——“全球最具发展潜力新兴城市”之一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优越的地理位置。西安,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和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接合部;西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联通欧亚、承东起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枢纽。
联合国城市发展报告将西安评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新兴城市”之一。西安,国家新批准的20个过境144小时免签城市之一,“高铁+航空”2小时可以覆盖全国85%的地区。

从西安出发的国际班列“长安号”,已经开行13条,覆盖中亚和欧洲45个国家及地区。目前,4个国家在西安设立领事馆,29个国家设立签证中心,能够为国内外人员、物资往来提供便捷服务。

同时,西安正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实现了由内陆城市向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华丽转身。

“硬科技”在西安
“硬科技”看西安

|2019科技成果直通车(陕西站)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生物技术峰会暨第五届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现场|
自2017年起,西安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先后发布了硬科技西安宣言,举办了硬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建了全球硬科技创新发展(城市)联盟,推动“硬科技”实现了从会议到平台、从概念到行动、从思路到措施的跨越,影响力与日俱增。

此次,第三届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发布了《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西安作为“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2019年表现亮眼,产业创新综合能力位居全国第四,引领第三梯队。同时,大会期间,还集中签约落地了一批硬科技产业项目,助力西安打造一批硬科技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及丝路合作平台。

当前的西安
正以发展“硬科技”为契机
着力打造“硬科技之都”

产业基础雄厚 硬科技产业初具规模
西安产业门类齐全,高端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条较为完备,在硬科技领域,构成了硬科技“八路军”——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电芯片、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八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硬科技产业的各个领域,西安已初具规模,产业支撑条件显著增强。

比如:
在芯片产业方面,已经汇聚了三星、紫光国芯等国内外大企业,单晶硅片产量占据全球市场较大份额。
在航空航天产业方面,聚集了国内航天1/3以上、航空近1/4的科研单位,拥有全国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唯一的大中型飞机设计研究院和飞行试验研究鉴定中心,是全国唯一的具有完整卫星产业链的城市。

在生物医药方面,集聚了西安杨森等企业,既有生产化学药品制剂的基础产业,也有免疫疗法、3D打印等高端产业。
在信息技术方面,图灵奖首位华人得主姚期智院士领衔的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顺利运营,西部超导和铂力特2家企业首批登陆科创板上市,带动了整个科技的发展。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着力优化硬科技发展环境
西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审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质量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和“网上办”分别达到90%和 96%。

特别是不断完善政策、金融等支持,着力优化硬科技发展环境。出台了《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条措施》、《西安市独角兽企业培育方案》等“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通过“整合存量股权资产+新增现金注资”方式设立大西安产业基金,带动产业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为硬科技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金融资本保障。

“硬科技”走进寻常百姓家 改变生活
无论是本届大会上的炫酷的硬科技产品成果展,还是第二届大会的科技产业博览会,我们看到“硬科技”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硬科技”离我们不再遥远。

我们来看看
这些“西安智造”
智能家居系统

当你还在沉睡中,热水器已经通过智能系统提前自动打开。起床模式开启,音乐响起,窗帘自动打开,检测到室内光线太暗,自动开启室内灯光,这样智能的生活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去年的博览会上,由西安奇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智能家居服务平台——智能家居系统,只需通过app或是微信语音控制,即可以打开智能门锁、窗帘电动轨道、智能控制器、智能家庭主机等智能产品。不用重新进行布线,安装起来非常方便。
VR沉浸式教育

救火逃生、地震自救与逃生、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如何模拟,让学生真实体验?现在这些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的情境,可以通过VR场景化体验式学习。

飞蝶(西安)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VR/AR沉浸式教育”,将AR/VR、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课程深度融合应用到创新教育、创客教育、STEAM教育、K12教育、研学实践教育、职业教育等中去。
……


除了这些
下面的
这些“硬科技”
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今年的硬科技成果展上,西安的硬科技企业——我国商业运载火箭企业蓝箭航天的朱雀系列火箭模型也同样亮眼,据介绍蓝箭刚刚完成了国内最大的液氧甲烷发动机长程试车。

通过CT扫描和3D打印技术,能够将人体内部构造形成模型,看着是不是特别神奇!去年的博览会上,3D打印技术引起了不少嘉宾和市民的驻足、观看。
而来自西安的铂力特公司, 其业务覆盖金属3D打印装备、原材料、创新设计等全产业链,在这里,小到口腔支架,大到国产大飞机C919中央翼缘条,都可以实现复杂结构一次性成形。

以前,人类只能相隔40万公里仰望月球,如今,由西安光机所研制的全景相机可以近距离给月球拍照……
像这样的“西安智造”,西安正越来越多;日渐强大的硬科技实力,正让西安备受瞩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硬科技是“硬”生产力
大西安正在打造
“硬科技之都”的征途上
阔步向前!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余波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李明 雷伟东
猜你喜欢
家事易:本土生鲜电商的风光与风险,生鲜电商
124
济南聚点科技有限公司
188
万华节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招聘简章
210
美国必须与中国高科技企业合作
232
【线上招聘】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63
湖南科技大学研一新生称将住荒废多年重修校区?担心环保有问题,校方回应
129
南京江宁高新区新增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56
太空出差三人组启程回家丨山西物流园疫情已波及四地丨两来津人员隐瞒疫区旅居史被立案丨去过外地这些地方注意
136
西安市科技创新基地
156
苹果iPhone 13、大疆无人机直降千元!佳能相机……
110
大棚里的“洋专家”
科技部等部门公布新版《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
2023数码总结丨我的10款年度爱用软件
松山湖创新强磁力:打造科技创新品牌赛事,加速海内外优质资源集聚
上海科技园区案例
京东双11手机排名出炉!苹果霸榜,小米成国产手机销量冠军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
华创宏观:“新型举国体制”:抓手在哪?
【中央媒体看甘肃】技能报国 大有可为——甘肃大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2014农业信息化专题展暨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