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思杰:跨越管理鸿沟 成就智能制造
2025-03-09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2013年8月,e-works采访了武汉佰思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朱锋,谈到了佰思杰的愿景、信息化理念、产品与服务、业务发展及对未来的展望。
一、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熔炼佰钧成CIMS领域杰出代表
武汉佰思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思杰)整体业务运营起源于2006年,前身为武汉佰钧成集团(以下简称佰钧成)的企业信息化事业部。
佰钧成是中西部地区最大、全国排名前十位的综合性IT服务企业,目前有5000多人的规模,公司核心业务是面向欧美、日本以及国内市场的IT、金融、电信、电力、制造业以及政府公共服务行业提供ITO、BPO和信息化服务。凭借丰富的大型项目管理能力以及独特的行业解决方案定制能力,佰钧成现已成为IBM、Google、上海贝尔、阿尔卡特、NTT Date、华为等十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并已与YRC、CBS、Honeywell、阿里巴巴、亚信、南瑞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在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佰钧成已成为全国知名的IT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发起成立了湖北及武汉IT服务产业联盟,并任理事长单位,极大的带动了中部地区软件服务行业的整体发展。背靠华中地区丰富的人才优势及良好的技术研发能力,佰钧成计划在2016年人员规模突破20000人。
根据集团多元化、专业化、独立化的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为强化集团在企业信息化领域的专业优势,促进该板块的长远发展,着眼于未来独立上市,2012年佰钧成将企业信息化业务板块分拆并成立子公司——武汉佰思杰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佰思杰”寓意“佰钧成在CIMS领域的杰出代表”,依托集团资源,汇聚人才优势,专注于企业信息化市场的深度耕耘。
佰思杰在集团领导下,以“服务成就未来”作为核心经营理念,根植于企业信息化领域的深厚背景和对信息化本质的深刻理解,依托骨干员工在该领域十年以上的专业服务经验,为诸多大型集团企业提供个性化整体性的IT支撑服务,目前业务范围涵盖了企业信息化领域PLM、ERP、MES、MRO、QMS、WMS、eHR、BPM在内的全业务链条。
在研发领域以国际领先的PLM产品为基础,在经营管理领域以国际领先的ERP产品为基础,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定制开发、应用集成、实施等服务。在制造领域提供协同制造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涵盖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料管理、维护维修运行管理等产品研发、系统定制、实施服务。主要关注机械加工组装、航空航天、机车车辆、电子、工程机械、重型装备、汽车等行业。
目前,佰思杰目前已与华为、东方电气、烽火通信、中航工业、航天科工、南车集团、东安实业、柳工集团、CETC、西电集团、北汽银翔等大型企业(集团)客户结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佰思杰以优秀的软件平台和解决方案、专业化的咨询和实施服务能力、全面深度的系统集成能力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和深度认同,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咨询规划、整体解决方案定制、产品研发及实施服务等领域领先的系统集成商和高端IT服务提供商。
二、引领风潮、理念为先,打造企业信息化三大平台
当前,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为了提升自身的管理和信息化水平,大量企业逐步应用了PLM、ERP、CRM、MES等信息管理系统,不同于单元软件应用,管理系统相对要复杂得多,很多企业在早期上信息化系统时,没有可以参照的案例借鉴,无法预知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对信息化缺少整体的规划,急用先上、条块分割,这些都导致了国内企业信息化系统生命周期短、重复建设多、信息集成弱。
在很多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早期阶段,由于缺乏信息化规划,IT部门不够权威,常常处于辅助地位,大量应用系统是由各部门、各分子公司根据自身需求发起建设的,业务部门独立发起的IT建设往往只从自身角度考虑需求;而且很多项目资金投入来自于国家项目、课题基金及技改项目,这些申请下来的资金往往是定点支持某一块业务的建设。
由于上述两个因素,造成了现实中很多企业出现了有一块业务就要上一个系统的现象,比如同时存在工艺管理系统、技术通知系统、更改管理系统、工装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条码追溯系统等等,这造成了企业IT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1、“山头”现象——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政,重叠交叉
不同的部门各自为政,分割管理,即使支持同一种业务功能,总部和各分子公司、业务部门也存在采用不同的应用系统,重叠交叉严重;或者同样的系统存在多个不同版本,系统重复安装,各自独占设备资源;
但凡是管理系统,必然存在用户、密码、权限、工作流一套体系,各自为政意味着这些各个部门的系统都要独立维护一套,工作量大且极易出现管理问题。
2、“孤岛”现象——先建设后集成,总体集成度不高,数据分散,标准不一
各个系统构建后,自成体系,集成度差,同一业务数据的不同部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不同应用系统中,缺乏数据和技术标准,缺乏集成,难以有效整合。
例如:设备相关的数据,工艺类数据在PLM中、资产类数据在ERP中,维护维修在设备管理系统,生产数据采集在MES中;希望获得有关设备全局性的数据,非常困难,且获取的数据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
3、“铁路警察”现象——同一个流程,各管一段,分工不明,责任不清
很多业务流程被分隔在不同系统中,同一个业务,跨越多个系统,各管一段,交接复杂,造成了跨部门的系统协同程度低,难以支持全局业务。
比如变更会触发很多业务过程,跨越质量管理、制造计划、物料配送,工艺流程、生产资源等,如果这些业务分别在QMS、LMS、MES、APS中管理,造成各个系统都要管更改,但是都管不彻底,也分不清楚责任。
4、“集成黑洞”现象——集成很重要,持续不断的投入,结果却很糟糕
很多企业认识到集成的重要性,持续不断的投入进行系统集成的工作,但是效果总差强人意。根据METAGroup的统计,一家典型的大型企业平均拥有49个应用系统,33%的IT预算是花在传统的集成上。
企业对现有的应用系统集成主要是两种方式:
其一是采用传统的点对点方式,这种方式是根据需要,实现各个系统之间两两集成,其工作量和实现难度随着系统的数量增加而成几何级数增大,容易受到各自系统的版本升级、功能调整等的影响,维护成本较高;
第二是采用EAI/ESB集成方式,这种方式需要购买第三方软件,投资大,效果并不能完全保证。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困难包括数据不规范、部分业务缺少系统支持、系统之间存在重叠、需要IT厂商支持(早期的IT系统未必支持web service服务,可能存在适配器adapter开发工作)等因素。
5、“数字化”与“知识化”不足——业务操作数字化不完善,管理决策支持程度低
原有应用系统基于传统业务模式建设,业务前瞻性不够;很多企业仍然处于信息化初期,重点解决核心业务领域具体业务操作的数字化问题;对管理决策的支持仍然停留在报表的层面,信息系统缺乏数据分析、挖掘与辅助决策能力。
综上,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大量企业进行了各种IT实践和尝试,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我们普遍认为IT系统的分散化是造成企业信息化困局的根本原因,为了减少山头现象、孤岛现象,破解集成黑洞,我们必须摈弃系统各自为政,业务条块分割的IT陋习。从IT系统整体规划的角度,逐步梳理规范业务范畴,减少小而全的各类系统,逐步融合形成若干大的平台,如果暂不考虑军工及特殊复杂产品研发所需构建的TDM/SDM等平台,目前业界逐步形成共识的是企业应该构建通用性的信息化三大平台。
当然,如果企业已经上了很多小而全的信息化系统,那么就要充分考虑如何有效整合,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将业务流程迁移至未来的平台之上,比如,在研发信息化领域,很多企业历史上应用了EDM、项目管理系统、工艺管理系统、图档编码系统、BOM管理系统、档案系统等等,最后经过实践的大浪淘沙,逐步统一到PLM平台上来,彻底解决了这些小而全的系统间的数据集成和业务流程协同的问题。
那么对于还没有实施的信息化系统,为了避免限于上述困境,企业在选择信息化系统时,就应该考虑遵循平台化理念,构建选择一个平台化的软件系统,建立少数平台为核心支撑整个企业信息化系统,分阶段覆盖主要业务,然后实现几大平台的互联,在此基础上,最后可以通过个性化定制,持续改进和优化业务,使信息化能够随公司的经营和IT战略调整而调整,这才是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最高目标。
作为信息化领域的优秀软件和服务商,佰思杰为企业提供三大信息化平台解决方案,形成以PLM为核心的工程技术平台,以ERP为核心的运营管理平台以及以MES为核心的协同制造平台,并实现三大平台间的紧密集成,构建企业一体化的集成门户。

猜你喜欢

美通企业日报 | 网龙互动白板获德国红点设计奖;芬美意在华开设全球最大食用香精厂


2024.3.1-3第14届成都印刷包装产业博览会


曝光!洛阳王府井、大张销售的这些食品不合格


中国一次次突破西方技术封锁,靠的是什么?


数据库导航


数码宝贝:奥米加兽原来有三种,太一的奥米加兽不是最强的


科技文化节策划书(一)(存储版)


第三届AOPA飞训展落幕 尽显通航产业链全发展


金鹰卡通播过哪些动画片


苹果手机如何拼接照片 苹果手机怎么拼接照片


Surface RT与新iPad,到底谁的显示效果更好


手机连不上wifi是怎么回事 手机连不上wifi是什么情况


京东白条怎么用 京东白条怎样用


wifi拒绝接入是什么意思 wifi拒绝接入的意思是啥


网速和网线有关吗 网速和网线有没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