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码科技

对标国际一流,到底要对标什么

2025-11-19 本站作者 【 字体: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国产手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小米17系列手机开售5天销量破100万台,其Pro系列独特背屏设计备受关注,多家门店排起长队。此前,小米创始人雷军在手机发布会上反复提及“全面对标iPhone”引发关注。

从“跟随模仿”到“主动竞争”,当前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科技行业的这种新变化?有四方面趋势,值得关注。

中国科技行业创新趋势_科技研发 国际对标_国产手机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

9月27日小米之家广州门店。萩颩 摄

一是创新力由“弱”到“强”,创新生态协同,重新定义产品创新力。以小米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力量正在改写消费电子领域的竞争格局,在创新赛道上逐步建立新优势。小米17系列的首销火爆,让人不免联想起若干年前苹果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盛况。

回溯智能手机发展,iPhone曾以芯片技术、生态闭环与用户体验,引领移动互联时代的产业发展。每逢发布新品,无不被国内厂商跟随模仿。

如今这一改变背后,是中国科技产品创新能力的质变:过去是国外品牌定义潮流,国内厂商被动追赶。如今,接连“上新”的热潮,彰显中国消费电子从跟随型创新迈向引领型创新。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层次逐渐发生跃迁:从早期的应用层创新和场景创新,到出现越来越多的核心零部件创新、芯片级创新,国产厂商在产品定义、交互等方面开始发挥引领作用。创新生态协同的优势日益显现,已逐步形成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乘数效应”。

二是价值链由“低”到“高”,创新驱动产业链升级,加速迈向中高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认为,从多个领域的创新成果来看,如今我们正持续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其中核心驱动力,正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开启的融合发展。

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何时可以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在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原司长张相木看来,“大多数与先进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行业领域,我们都比他们跑得快”,这一判断在多个产业领域得到数据印证。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7.5万辆,渗透率0.3%;国产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757万辆,市场占比38.4%。而到了2024年,这两组数据已实现量级跃升: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渗透率40.9%;国产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至1797万辆,市场占比65.2%。

“通过十年奋斗,我国充分运用管理政策、制度、标准、平台的系列工具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骄人成绩,‘换道赛车’取得阶段性成功。”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刘辰璞认为。

细分市场中,小米SU7上市4个月即实现20万元以上纯电轿车销量反超特斯拉Model 3,SU7 Ultra首次征战德国纽北赛道,即刷新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比亚迪则斩获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从单点突破,升级为政策规则、技术标准、服务生态、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性竞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全球前十大动力电池企业中,中国企业占6家;曾经几乎被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垄断的高端手机市场,如今在国产品牌产品性能提升和创新突破下,正被逐步打破这一垄断局面。

“智驾芯片几年前还是国外品牌占主流,如今已形成以国内企业为主导的市场格局。现在15万元就可以买到全功能的智能辅助驾驶汽车。”邓志东说。

三是新需求由“无”到“有”,创新催生消费新场景,释放消费新活力。国庆中秋假期,科技创新带来了火爆的消费热潮。除了手机、新能源汽车外,无人机、智能家电等市场热度也持续攀升,“科技范儿”成为消费的新标配,凸显中国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

微信团队10月8日发布的“2025国庆中秋数据报告”显示,数码产品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1%。科技类商品成为假期消费“潮品”。无论是手机的背屏创新、折叠屏设计,还是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超快充技术,技术突破正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产品创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消费热潮,激活了消费潜力。

同时,越来越多的“服务型消费”成为新增长点,让消费从“一次性购买”转向“持续性付费”,激活了存量用户的消费潜力。国内汽车领域智库机构相关专家认为,根据测算,2024年中国汽车类零售额突破5万亿元,而包含售后维保等领域的汽车后市场,规模也有望接近这一水平。以科技创新牵引的服务性消费,也将成为未来的大市场。

四是着眼点由“短”到“长”,从产品形态创新,转向全面夯实技术基底。当前中国科技行业已逐步跳出短期逐利的发展模式,以练内功、重长期为核心的发展逻辑正成为主流趋势,越来越多中国科技企业正将长期投入核心技术研发作为战略重点。

今年5月,小米发布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款3纳米旗舰处理器“玄戒O1”,性能体验跻身全球第一梯队,也让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3纳米先进制程设计能力的科技公司。雷军表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小米将至少坚持投入十年。“今天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材料级创新和核心零部件创新,让人对整个中国工业越来越有信心。”

从“做产品”到“造技术”日益凸显。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对标国际一流的深层意义,不仅是产品层面的竞争,更是对科技创新底层逻辑的解码:不是复制产品形态,而是学习其对核心技术的坚守、对用户体验的执着和对科技创新的耐心。

中国科技产业的实践已证明,我们有能力在半导体、新能源等核心领域实现突破,有速度在未来产业、新兴赛道抢占先机,更有智慧在高端市场、更高价值链建立阵地。

突破之路仍需时间沉淀,“全面对标”的实现离不开多重保障:在企业层面,对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将成为决胜未来的关键。雷军在受访时曾表示,跟苹果的竞争可能还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我们还是要全心全意向苹果学习,一步一步把每个细节做好。小米从互联网企业向“硬核科技公司”持续转型,计划未来五年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入2000亿元,不断夯实技术基底。

在政策层面,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超大规模市场,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鼓励更多企业持续创新投入,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唯有构建“企业敢投入、资本敢下注、技术敢创新”的生态,不断练好内功,才能让中国科技创新真正从“对标”走向“超越”。

阅读全文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大棚里的“洋专家”

大棚里的“洋专家”
诺伯特对高架草莓种植情况进行记录。 屈琳昆 摄中新网银川3月5日电 题:大棚里的...

科技部等部门公布新版《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

科技部等部门公布新版《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
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

2023数码总结丨我的10款年度爱用软件

2023数码总结丨我的10款年度爱用软件
2023数码总结丨我的10款年度爱用软件。‍转眼又到了年底,本期来总结一下、20...

松山湖创新强磁力:打造科技创新品牌赛事,加速海内外优质资源集聚

松山湖创新强磁力:打造科技创新品牌赛事,加速海内外优质资源集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   东莞报道“期待在松山湖做出高度原创性、高度应用型、...

上海科技园区案例

上海科技园区案例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中南部是中方公里,规划人口25万,高科技人才密集,需要相适应的居...

京东双11手机排名出炉!苹果霸榜,小米成国产手机销量冠军

京东双11手机排名出炉!苹果霸榜,小米成国产手机销量冠军
这次双11,iPhone又把国产手机击败了。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
校园招聘正式启动,涵盖实习生招聘等多个岗位,诚邀有志青年加入我们,共同开启精彩的...

华创宏观:“新型举国体制”:抓手在哪?

华创宏观:“新型举国体制”:抓手在哪?
华创宏观:“新型举国体制”:抓手在哪?,  文/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

【中央媒体看甘肃】技能报国 大有可为——甘肃大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中央媒体看甘肃】技能报国 大有可为——甘肃大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2014农业信息化专题展暨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官方网站

2014农业信息化专题展暨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官方网站
提供商:东邦科技有限公司应用领域:农业主要解决问题描述:东邦智慧农业系列产品以智...
本站访客:55382
1097476955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951535724

189515357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