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维修大全

《滚蛋吧!肿瘤君》编剧袁媛:漫画作品如何改编成大电影?

2025-02-15 本站作者 【 字体:

文/袁媛

今日,奥斯卡官方公布了201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送审名单,《滚蛋吧!肿瘤君》出现在列表中,它将代表中国大陆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围奖。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由同名畅销漫画及熊顿真实经历改编而成,讲述了乐天派漫画家熊顿因癌症身处人生最艰难时刻,但同样笑对命运的感人故事。不仅赢得超高口碑,其票房也达到5.09亿。可谓名利双收!日前,《滚蛋吧,肿瘤君》编剧袁媛在编剧帮微信公开课首度开讲,不仅揭秘了漫画作品的电影改编,更是回答了编剧帮学员提出的关于漫画改编以及《滚蛋吧!肿瘤君》改编的种种问题。

Ⅰ.美国漫画改编作品现状

因为《滚蛋吧肿瘤君》就是改编自一本漫画绘本,所以我今天就从漫画改编电影这个切入口讲起。在漫画改编电影领域最昌盛、最有发言权的两个国家:日本和美国。

成功超级英雄电影的两个关键要素

美国漫画改编电影的主体是超级英雄系列,主要由美国两大漫画公司Marvel与D.C共同打造的。

Marvel这家漫画公司旗下大概有5000多个漫画英雄,蜘蛛侠、绿巨人、美国队长、钢铁侠、雷神、超胆侠,它还有三个主要的超级英雄团体:神奇四侠、复仇者联盟、X战警。

D.C公司它旗下除了拥有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绿灯侠这些超级英雄之外,它也有这种超级英雄团体比方说正义协会、正义联盟、无限公司这些组织。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美国的这两大漫画公司就影响了美国四代人吧!就是等于说是这两大公司打下的这种广泛而扎实的改编资源和粉丝群体,如果放在今天的中国的话肯定是要被各大公司抢破头的。

但是就是美国这股改编经典超级英雄漫画的这个风潮其实是在2002年的蜘蛛侠之后才开始的,因为当时这部电影它是超过4亿美元的北美票房战胜了当年的《魔戒二双塔奇兵》和《星球大战前传二克隆人的进攻》,事实上就是在这个蜘蛛侠系列的成功之前超级英雄电影就是在美国是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的。

因为D.C公司的超人系列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就不行了。蝙蝠侠的系列是在九十年代就已经被拍的烂掉了。当时Marvel公司也没有跟好莱坞的一些大制片厂联手。他的制作经验非常缺乏所以他当时有美国队长、神奇四侠,还有好多同类型的电影甚至都没有能够在院线上映。

就是由于缺乏这种成功改编超级英雄电影的这种案例再加上市场,当时的市场没有被撬动起来所以Marvel与D.C这两个动漫界的巨头都对这种超级英雄漫画怎么改变电影他们心里也是没有数的,就是即便是在2000年《X战警》已经让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尝到甜头了,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想到超级英雄电影是有多么大的潜力的,一直到蜘蛛侠在全球一共卖了八亿多的票房,这比之前1989年的时候蝙蝠侠的四亿多是翻了一番,他们才开始转向这个方向。

美国的这种漫画改编的超级英雄电影在情节上来讲都很简单,大部分都是一个误入歧途的大反派试图破坏正常人的正常生活的时候就被超级英雄们阻止然后展开决战,最后是以这个坏蛋被感化或者是被完全击败的这种结局收尾。

但是成功的超级英雄电影,它往往都会抓住两个关键要素就是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和生动丰富的细节。

让粉丝拥有一个和自己同时代成长起来的超级英雄人物

基本上大家耳熟能详的超级英雄电影他走的都是这个路线,我这里重点要提的是一部动画电影就是2004年pix它制作了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动画电影《超人总动员》她是一个反英雄式的电影。

《超人总动员》是一个山寨系仿版的超人作为主角。他就摒弃了传统的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让观众发现原来超人也会有中年危机,就是他这种无厘头的自嘲模式再加上pix强大的技术能力就是让这些影片里的很多小设计还有幽默感都十分鲜活。让其他的电影公司都为之一震。

就是从这部反英雄的超人总动员开始,后面出现了很多跟风的反英雄喜剧作品,比方说超人高校、超人集中营、全民超人、海扁王、超级大坏蛋。甚至还有超级英雄大电影这种比较恶搞的作品。但是这里面除了超级大坏蛋、海扁王还有全民超人这样比较A级制作的水准之外,其他的作品其实是不值一提的。

就是这些跟风作品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其实都不是原创漫画改编的。大多都是草草上马,而且没有粉丝捧场。但是里面值得一提的是海扁王,2008年海扁王是由通缉令的作者马克米勒跟他的朋友一起完成的一部漫画作品一共有八卷本。就是这个八卷本的海扁王在几个月之内被拍成电影,他是一个描写当下年轻人的这么一个所谓的超级英雄,这实际上是所有宅男超级英雄梦的一次实现吧!

海扁王他本身就是一个超级英雄的草根粉丝。这男孩儿完全没有英雄气概也没有任何特殊技能他就是有一颗锄强扶弱的决心。所以这个人物设定是完全根植于现实,等于说是这个角色代替广大宅男完成了一次从现实到梦想的飞跃。电影里面也有一句台词儿说每个人都把超级英雄梦做了很多年但你是第一个真正去做的。

这种激动人心的参与感再加上这个影片里充满了很多当下的这种网络时代的元素,里面在线视频、google、facebook酷炫萝莉超杀女的这种设计就是让这个海扁王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一种超级英雄,就是我们这些粉丝也拥有了一个和自己同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么一个超级英雄人物。

D.C与Marvel的人物设计

在人物形象上D.C的超级英雄他们的道德观会更加重一些,所以它们的角色多数都是像神一样的存在,他是距离普通人有一定距离的是比较难以接近的。但是Marvel他的人物在人物设计上会更加接地气,他总会有普通人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其实如果不是电影方面的话Marvel可能会更胜一筹。

因为他所有的改编作品都非常受瞩目票房成绩非常好,但是D.C基本上是只打造出了超人和蝙蝠侠系列,其他的改编都不算太成功。在内容上尽管这个Marvel的作品特别多但是他有内涵的作品不多,大部分都是一些爆米花电影。

而D.C的诺兰导演的蝙蝠侠系列肯定是所有这些超级英雄漫画改编电影里是最有深度的。

诺兰它比较忠实于原著天然拥有的那种粗粝大胆黑暗写实的这种风格,他也赋予了新蝙蝠侠系列一种歌剧式的气魄,他除了在视听语言上做的非常精彩之外最让人惊叹的还是诺兰对于角色挖掘和主题的思考。

这同样都是高富帅类型的超级英雄,钢铁侠他就树立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超级英雄形象。如果大家熟悉美国文化的话就会知道钢铁侠就是这个Tony.Stark的人物塑造他是源自于美国的一位传奇人物叫Howard Hughes。就是Leonardo DiCaprio演的飞行家中的这个角色。

钢铁侠的作者stanley他是完全被Howard Hughes这个人物身上的一种冒险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事业的这种性格魅力所吸引。他就是想塑造出一个跟普通的超级英雄完全不同的人物。正好Tony.Stark这种特别张扬风趣激情又风流倜傥的这种角色个性比起其他的特别正统的这种超级英雄的形象,其实是更加吸引观众。

超级英雄电影制作的真正目的

实际上并不是每一部超级英雄电影都能赚大钱但是好莱坞仍然愿意源源不断的投入制作这些电影实际上他们看重的是超级英雄电影的周边市场。以Marvel公司为例,在蜘蛛侠票房大卖之前,他虽然有蜘蛛侠、绿巨人、雷神这些品牌它有这么多角色的专利但是他的授权商品零售额其实连两亿美元都不到。

但是到了2008年,等Marvel旗下的x战警和蜘蛛侠都已经形成系列以后。他们公司授权商品的零售额就已经超过四十亿美元了。而且这几年钢铁侠跟复仇者联盟的这种风靡。这个额度又增加了至少一半。所以其实利用电影提高漫画角色知名度整合漫画资源提高周边市场的产值才是超级英雄电影制作的真正目的。

Ⅱ.日本漫画改编电影发展现状

下面我简单再说一下日本的情况,作为动漫大国的日本的动漫底蕴绝对是让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全都望尘莫及的。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就是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有六成以上都是来自日本,在欧洲的话这个比例会更高甚至达到了八成以上。就是广义上的日本的这种动漫产业实际上都已经占到日本GDP的十多个百分点,已经完全超过了汽车工业成为日本最赚钱的产业,所以就日本知名漫画被改编成电影也就是司空见惯了,因为日本的动漫原作很多都是天马行空的作品所以她比起美国这种单一出产的超级英雄类型。

品种类型丰富 充满自信与力量

它的品种类型要丰富的多的多。随便举几个例子比方说三池崇史的杀手阿一、死亡笔记、nana、穿越时空的少女,还有近期出的新片寄生兽、进击的巨人、深夜食堂、小森林、春夏秋冬,全都是漫画改编的电影。这是大家就可以从这些电影中能够看出来日本他们在漫画领域的创作能力是有多么的丰富和巨大。

韩国导演朴赞郁的老男孩就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也是他在国际上最知名的代表作。这部电影也是改编自同名的日本漫画。刚才提到的美国的那些漫画作品,品种实际上单一的。娱乐性会强会融入很多搞笑的元素。

改编成电影以后它会更多地体现出了它的科技含量。整个电影会透出一种充满着力量和自信的这些东西。

日本是一个生产IP的一个大工厂

但是电影过多的强调娱乐性强调美式的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和为实力论,很多作品实际上是缺乏深度缺乏内涵的。但是日本漫画改编电影他们通常是胜在漫画故事本身,他们漫画大多都是造型唯美的色彩鲜艳的。画面华丽精致,然后他们特别强调音画的完美结合。

日本漫画的强大是因为日本编剧故事能力最强的人是集中在漫画领域而不是影视领域。日本是一个生产IP的一个大工厂。

美国是早就瞄准了日本漫画领域这个市场就现在中国也有很多公司对日本的漫画领域也是削尖脑袋的想要挤进去,但是日本人他在出售自己任何著作版权方面都非常严谨的,他不是走一个价高者得的这种路线他会对自己的作品的未来会非常负责任,他会在确定改编的结果很理想的情况下他才会愿意出售自己的这个版权。

Ⅲ.华语漫画改编电影发展

香港漫画

香港在这方面倒是挺强大的,他们在漫画的题材和内容上要更加广泛一些,尤其是在表现大众文化的层面上会更多比方说,老夫子、龙虎门、麦兜、风云、中华英雄、古惑仔系列就是尽管日系跟美系他都是相对成熟的漫画体系但是香港的这种本土化可以说是一种自成一体,受金庸、倪匡这种小说家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而香港漫画的武侠风基本上是可以和日系和美系的这种风格并列。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了中国武术,在电影化方面要比同时期的大陆这边要丰富的多。

基本上只要画出来比较有影响的这种漫画,都做到了改编电影,同时改编电影的质量还挺高的,都算是比较成功的作品。

大陆漫画

而我们大陆的漫画发展实际上是最晚最缓慢的。我们最早的一部漫画改编电影的作品就是1949年上映的三毛流浪记,随后就是近几年我们熟悉的一些漫画改编电影。也就是几米的漫画《地下铁》、《向左走向右走》。(这些作品虽被大陆观众熟知,但属于香港电影)

在电视剧方面有朱德庸的《粉红女郎》、《双响炮》等(朱德庸漫画属于台湾,但电视剧是大陆制作)。但这些其实都跟美国、日本、香港改编电影的漫画作品是不太一样的。几米跟朱德庸的这些漫画实际上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故事。但是现在随着网络漫画受众的飞速增长。一大批在美国,日本动漫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现在都投入到这种网络漫画创作大军中。

虽然现在看到的还是很多作品是模仿日漫美漫的这种痕迹非常重。但最起码我们已经在讲述完整的故事上已经向前走了一大步。特别是去年根据原创漫画改编的动画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在票房上也大赚了一笔,让原来不太被重视的这种国产网络漫画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

漫画改编电影的确有它的先天优势因为它是IP它被市场已经验证过了。漫画迷就已经被包含在未来的观众当中,在宣传上也是有据可依。所以说虽然现在疯狂抢占IP已经成为影视改编的一股风潮了,而且即使网络小说跟动漫都已经被确认为是最热门的IP,但是国产漫画实际上还是有些不温不火。

国家原创动漫主要的两个问题

现在我们国家的原创动漫主要还是被两个问题所困扰:

第一个、就是原创动漫在数量上突破,但是它质量不好,是导致不被消费者认可的原因;

第二个、是因为原创动漫的品牌推广力度特别差,导致影响力也不够深远。但实际上我国漫画改编电影的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我就以滚蛋吧肿瘤君为例。滚蛋吧肿瘤君他是2012年3月在微漫画上登陆的。它的点击量统计到最后是有三千万,实际上三千万的点击量根本不算多。现在就目前为止要做成电影的漫画,点击基本上都是超过五亿的。比方说有一个漫画叫端脑。它的点击量是达到十五亿。端脑是一个原创的科幻推理漫画。还有一个漫画叫镇魂街它的点击量是十亿。

镇魂街是一个热血漫画他走的是这个古装玄幻的这种路线。但是肯定并不是所有的优秀的漫画都能被改变成成功的影视作品。它除了要求漫画本身要有比较大的影响力之外。还要求我们必须对这个作品有准确的受众定位。

Ⅳ.《滚蛋吧肿瘤君》创作心得

滚蛋吧肿瘤君它跟其他漫画有不一样的地方是大部分改编漫画的作品都是虚构的,是有故事性。而肿瘤君这个漫画它是对真实人物生活的一种记录。这实际上对改编是有一定的限定的。因为很多电影可以一上来就是假定情境,便于设置戏剧冲突,而肿瘤君在戏剧冲突上是有天然缺陷的。

关于改编的几种形式

一、保留故事框架和人物设计:

保持原汁原味忠实原著。这种改编就像做一个翻译工作,把文学或者二次元的形象翻译成更加具象的视听语言。

二、局部改编可以节选取一或者是复合:

节选就是根据需要选一部分,我觉得这部作品中其中有一段的内容价值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可以不值一提,我可以把这部分拿出来重新解构一个新的完整的故事。或者是取一,就是保持原著内在的一些东西比方说故事框架、人物设定,但是对原著中其他的内容进行改编比如原著的时空背景,这些都是可以用这种方式。

比方说冯小刚的《永失我爱》就是把王朔的两部作品合并到一起改编的。而《滚蛋吧肿瘤君》它走的路线就是局部改编的方式,它选取的还是节选、取一和复合这三种模式,都被用在其中啦。

就是我们在改编方向上一直比较确定的一点就是,虽然肿瘤君的漫画他不具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呈现方式是碎片化的,但是就是它再做成电影实际上是有阻力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现在的观众接受信息和情绪的方式是非常多元化的,也不会去过度拘泥于故事是否忠实原著原汁原味儿。

而是考虑到观众在观影结束之后影片给他带来的感觉跟他阅读原作之后的感觉只要是重合的,那他是不会去计较说。编剧本身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多大程度的改编。就是如何改编一个大家听到名字就会往固有思维上去想这是一个绝症题材这有可能是一个主旋律,可能是一个韩剧似的这种生离死别的悲剧剧情。怎么样打破这种固有的思维是我们当时讨论了很久的。

肿瘤君是对一个真实人物的记录,并非传记

虽然肿瘤君是一个对真实人物的一种记录,但是它是不可能被改编成一个传记的,因为熊顿本人他只是记录了自己一段特殊时期的经历。

但是她本人并不具备被写成传记人物的可能性。我之前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做《离别可以很美丽》,这本书讲的是一个身患绝症的中年女性,她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比较坦然,她在离世之前把自己身边亲人的生活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然后她把知道得病之后一直到死亡的这一段路程想象成是坐一趟公交车,她每到一站就会做相应的事一直到这趟公交车到站。

我不知道大家了解不了解昆汀创作剧本的方法,因为我以前有听昆汀的一个制片人讲过说昆汀在创作一个新的作品之前,他是要把同类型的所有的电影全部都看完他可能看完之后,排出同类型电影的前十名和前二十名。问大家同类型的电影最好的已经在这儿了我们能做一个什么样的作品能够和这些作品不一样,而且跟他们一样好呢。

然后遵循这个原则,他们会写出一稿故事接下来连续开几次会是专门为推翻这个故事而开的。

所以最后改编的重点实际上是放在熊顿这个人物身上,只要是这个人是符合熊顿原作本身的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去虚构去重新建构一些故事情节。只要是符合这种人物性格的我们认为是都可以被接受的。我们会节选原著中比较经典典型的情节,同时我们也会参考她没有画进漫画中,但是也的确在她身上真实发生过的在她身边真实出现过的这些人物。

比方说电影中的小孩儿毛豆和女王的那个角色夏梦是在她治病的过程中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我们认为就是这种典型的人物是值得被拿进电影中的,所以我们就没有说严格的去遵循漫画中有的这些情节。原作中的情感部分是更偏重在熊顿的亲情和友情上,在爱情上是完全只是熊顿对梁医生的这种自我幻想,这是熊顿感情线里爱情的代表,但是他完全不能被称之为爱情。更多的是对亲情和友情的这些体现。

改编作品是带着镣铐跳舞

但是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大众期待和市场,所以就会适当的加大对男主人公描绘的这种比重,要充实这部分感情线让他可能更符合一些市场的需求。但是同时也要尊重原著,你不能把它切实的做成一条爱情线,一方面是出于尊重原著另一方面是我们觉得实际上,电影在情感上有亲情和友情是足够了,爱情的部分是可以淡化的。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能把这部电影跟以往的同类型的这种绝症题材大部分呈现一些爱情线为主线的做一个区分。

而且电影中很多跳入式的画面其实是熊顿漫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存在。有一部分是我们根据熊顿自身的性格去想象他脑海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这种手段在好莱坞的很多电影都会存在。就是把各种各样的画面插叙进来,会让这个故事的叙事显得更多元化、更有意思好玩。

我们可能做的更多的工作是强化熊顿这个人本身的这种人格魅力,因为熊顿这个人和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是,很多人在自己的经历时过境迁之后才会有一种特别轻松的心态去调侃去自嘲过去的自己。但是熊顿他不一样的是他可以把当下生活中遇到的这种苦难用自嘲的方式表达出来。她用幽默搞笑的方式去描述绝大部分人都会遇到经历的事情。这个特点是熊顿身上最强的一种人格魅力吧!她有强大的感染力,我觉得这可能是肿瘤君人物设定上的一个核心元素。

最后我想说的是改编作品肯定是带着镣铐跳舞,你不可能让所有的读者满意。但是你要记住你要面对的群体不是只有读者,读者只是要看你这个作品当中的很少的一部分群体,你是要面对更多的没有看过这部作品的观众去做这个改编。

而且作改编的编剧,一定要有一份自信就是你要相信你是所有人中看这部作品最多的人。基本上别人能想到的问题,你都会想到,所以你是对这部作品如何改编应该是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和决定权的。

Ⅴ.编剧帮微信公开课现场提问

1、黑猫警长的改编为什么这么失败?

袁媛:我没有看过这个电影,不太清楚他改编的成功还是失败,我只能说是从另外的角度,黑猫警长是八零后的集体回忆。实际上面对的受众有一些老,因为八零后现在都已经是结婚生子了,走进电影院的几率都不是很大了,我觉得这个选材方面可能就有一定的问题。

2、袁老师您好,肿瘤君我看过书,电影,也追过熊顿本人的微博(她尚在世时),其实熊顿的故事中艾米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我很不理解为什么电影却弱化那么多,甚至很多重要时刻艾米都不在。请问当时改编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袁媛:肿瘤君的副线人物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有完整的故事线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到最后自己的问题也都得到了解决,但是由于故事篇幅的原因,就是最后做出的取舍肯定是要把所有的故事全部集中在熊顿一个人身上,所以就大大削弱了副线人物的故事。

3、请问反派角色可以改编吗?

袁媛:反派角色当然可以被改编了,很多电影的主角都是反派角色。比如说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以及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借刀杀人。

4、迪士尼的米老鼠在1955年终于发展成主题公园,但中国的许多动漫形象却闲置了,对各种产业现象,袁老师怎么看?

袁媛:主题公园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跟美国的这种动画工业体系非常有关系的。迪士尼创作的所有的动画人物、动画形象,他都是常年和美国人民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有长期积累的积淀。

但是我们国家的动画形象是没有这种长时间积累,也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完整的设计,这个就很难形成一种效应吧!

5、国内并没有好莱坞或日韩的漫画基础,目前漫画受众大多又是90后甚至00后人群,请问袁老师,从电影策划角度,该如何去选择一部合适的漫画作品,并定位好受众群呢?

袁媛:选择合适的漫画作品,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把这个工作交给类似于像有妖气原创漫画梦工厂这样的公司去向我推荐他们认为合适的点击率高的东西。

6、请问以后漫画拍成电影的,就您个人而言,更偏重哪个方向,会从经典中国特色动漫着手吗?比如花木兰、葫芦娃、孙悟空等。

袁媛:像花木兰、孙悟空这样的都算是公共IP是谁都可以去做开发。但因为大众熟知,所以要求会更高。

观众是想要看到你跟以前的同类型的同题材的作品究竟有什么不一样,我倒不觉得会偏重哪个方向。传统的IP会有,新产生的镇魂街、端脑、楚风这样的作品也是会大量涌现。

7、想请袁老师解读一下肿瘤君电影的故事结构,谢谢

袁媛:《救猫咪》这本书里面有一个叫布莱克斯耐德节拍表。他把所有的电影都抽象成一个像一个公式一样,他一共分了十五个步骤,实际上代表的是一个电影的节奏。

这个节拍表实际上是只适用于商业类型片的,这几乎所有的商业类型片他都会遵循之十五个步骤。就像一个公式一样,节奏已经给你定好了,你按照这个节奏去编排故事就可以了。这是对我来说是一个百试不爽的屡试不爽的一个宝典吧。

8、追过漫画的都知道艾米和熊顿是怎样的友谊和关系,设定艾米做小三,闺蜜撕逼这样的情节出于什么考虑?

袁媛:第八个问题关于艾米的这个人物设定,我们当时给他设定的是艾米他的人生问题就是关于她的情感困惑问题。

最后要闺蜜撕逼这样的情节是实际上是电影到了第二幕的结尾的时候,我们是希望熊顿他有一个不管是在所谓的爱情上还是在友情上都有一个类似于致命打击这样的东西存在。

如果在节拍表上这应该是第十一步,一无所有的情节设置。

9、请问袁老师有没有参与到企鹅影业出品的大量漫画改编中呢

袁媛:我没有参加企鹅影业的漫画改编。但实际上这也是我第一次改编作品,也是我第一次改编漫画作品,所以说我在这方面的经验也不能称之为有多少只不过是我做过一个而已。

10、为什么至今无编剧写出一个原创动漫剧本与动漫绘画者合作,一起同步推出动漫作品以及电影作品呢?这样的想法难道不好吗?还是说会受限呢?对此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袁媛:现在IP大热的这种环境下很难有人愿意说,我去做一个同时都是原创的作品。这个没有办法这可能是环境决定的吧!

11、袁老师刚才讲到三池风格的黑色暴力影片,也讲到了动漫动画,请问日本的多种类型影片都能够成熟发展,最重要的一些原因是什么呢?

袁媛:日本动漫工业体系的庞大及成熟是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企及的,所以它吸纳集中了在创作方面最优秀的人才。

12、你们在这次创作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的?

袁媛:我觉得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应该也是很多电影最困难的那步,是在电影的初始阶段究竟这个电影朝哪个方向发展。

就是以我们这个电影为例,做改编我们是最大限度的忠实原著还是说我们采用一种局部改编的方式,这个路线的选择,走不同的路线就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所以在最开始的阶段是徘徊的时间最长的。

13、改编动漫作品与其他类型改编最大的区别和难度在于哪里呢?

袁媛:动漫作品首先在属性上就跟其他的比如说文学性质的东西不一样。他的语言就是不一样的,动漫都是二次元的,它是有画面的只不过它的画面是二次元的。

而文字他是另外一种体系的东西,所以说影视语言、动漫语言,跟文学语言是三种语言,等于说是你要做的这个是翻译工作。就好像你会俄语、日语、中文,你是要把日语翻译成中文还是俄罗斯语翻译成中文这种关系。

14、我曾和肿瘤君导演有一个玩笑似的赌博,我说肿瘤君会过10亿,当然后来我高估了观众接受悲剧的能力和口碑渠道等,请问老师在剧本创作中有向市场倾斜的地方吗?

袁媛: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是肯定要向市场倾斜的。因为这个项目的研发初始就被要求成它必须是有商业性质的属性。所以大量的喜剧包装、加重男一号戏份的这种比重实际上都是为市场倾斜所做的妥协。

阅读全文
本站访客:83764
1097476955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951535724

189515357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