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2025年扬州大学考研652音乐学基础知识真题解析!(独家)

2025-02-11 本站作者 【 字体:

元杂剧的有关知识_元杂剧相关知识_杂剧知识点

最懂扬州大学考研的团队

···

(扫码联系老师,免费试听扬州大学音乐考研全套课程)

(点击试听↑↑↑)

2025年【扬州大学652音乐学基础知识】真题解析!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48分)

1、音乐音响学

音乐音响学是一门研究音乐中音响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融合了物理学、声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知识,主要探讨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等物理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在音乐创作与表演中发挥作用,如乐音的音高、音色、响度、时值等要素的形成原理,不同乐器的发声机制与音响特点,还有音响效果对音乐情感表达和风格塑造的影响等,为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及相关技术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蒙古族短调

蒙古族短调是蒙古族民间音乐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节奏明快、旋律简洁,与蒙古族长调相对。短调通常用于日常生活的歌唱,歌词内容丰富,涉及爱情、劳动、生活等诸多方面。其音乐结构较为规整,多为方整性乐句,音域相对较窄,演唱风格较为直接、质朴,常伴有活泼的舞蹈动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娱乐性,生动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在蒙古族的聚会、庆典等活动中广泛流传。

3、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法是中国古代确定音律的一种方法。它以弦长为基础,通过对弦长进行三分损益的计算来确定各音的音高。具体来说,将一根弦长分为三等分,“损” 是减去三分之一,“益” 是增加三分之一。先将弦长三等分后损其一,得到下方纯四度音;再将此音弦长三等分而益其一,得到上方纯五度音。如此继续推算,便可得出宫、商、角、徵、羽等五声音阶及其他音阶中的各音,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重要基础,对中国音乐的发展影响深远。

4、元杂剧

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具有完整的艺术体系。它通常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角色分为旦、末、净、杂等,表演形式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手段。剧本内容丰富,涵盖历史故事、爱情传奇、社会现实等题材,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元杂剧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对后世戏曲的发展如明清传奇等产生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5、康塔塔

康塔塔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形式,诞生于巴洛克时期。它通常由多个乐章组成,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常伴有器乐伴奏。其歌词内容多样,宗教康塔塔以宗教故事、教义为主题,世俗康塔塔则涉及爱情、庆典等题材。在音乐风格上,康塔塔注重声乐与器乐的相互配合,旋律丰富,和声复杂,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像巴赫的许多康塔塔作品都是这一领域的经典,对后世的声乐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6、强力集团

强力集团又称 “五人团”,是在俄国形成的一个音乐创作团体。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他们致力于创作具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音乐,反对当时音乐界的保守倾向,主张音乐与俄国的文化、历史、民间音乐相结合。他们的作品题材广泛,旋律常采用俄罗斯民歌素材,和声与配器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如鲍罗丁的《伊戈尔王》、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等,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梅兰芳

梅兰芳是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派” 艺术的创始人。他出身于京剧世家,自幼刻苦学艺,在唱、念、做、打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其表演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尤其擅长塑造端庄、温柔的女性形象,如《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天女散花》中的天女等。他还对京剧的唱腔、表演、服饰、化妆等进行了诸多创新,将京剧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此外,他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让京剧走向世界,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8、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是 20 世纪初中国新式学堂中开设的乐歌课及所教唱的歌曲。它主要以西方和日本的曲调为基础,填入反映新思想的歌词而成,内容涉及爱国、劝学、科学等方面,如《送别》《春游》等。学堂乐歌的兴起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开端,它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传播了西方音乐知识和文化,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也为后来的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奠定了基础。

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音乐的审美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音乐的审美功能是其核心价值,在人类精神世界和社会文化中意义非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情感共鸣与体验:音乐是情感的独特表达形式,借由旋律、节奏、和声的巧妙搭配,把人类复杂的情感具象化。欢快的节奏传递喜悦,舒缓的旋律表达宁静,激昂的曲调宣泄激情。听众欣赏时,容易与音乐中的情感共鸣,实现情感的交流与释放,获得心灵慰藉。这种共鸣跨越语言和文化,让音乐成为人类共通的情感纽带。

认知拓展与思维启发:审美过程是对音乐作品的深度理解与感悟,能有效拓宽认知边界。从创作手法到历史文化,从理论知识到风格流派,音乐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认知窗口。它还能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启发思维。比如,抽象的音乐形式可引导听众突破常规,构建独特的音乐意象,培养创新思维。

文化传承与认同: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地域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中国古典音乐、西方交响乐、非洲民间音乐等,都是不同文化的独特符号,传递丰富文化信息。通过音乐审美,人们能深入了解多元文化,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与归属感,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

精神塑造与人格完善:长期接触优秀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世界影响深远,有助于塑造积极的精神品质和健康人格。音乐中蕴含的坚韧、勇敢等美好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2、简述花灯的表演形式有哪些?

花灯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广泛流传于中国多地,其表演形式丰富多样,融合了舞蹈、音乐、戏剧等多种元素:

舞蹈表演:舞蹈是花灯表演的核心。舞者通过轻盈、活泼且富有韵律的动作,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在云南花灯中,崴步是其标志性舞蹈动作,分为小崴、正崴、反崴等。通过这些崴步动作,舞者们配合音乐节奏,展现出独特的舞蹈美感,将生活中的劳作、嬉戏等场景艺术化呈现。

演唱部分:演唱是花灯表演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曲调多源自当地民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歌词内容往往围绕着农事活动、爱情故事、日常生活等,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生活。

情节演绎:花灯表演常包含简单的故事情节,一般由丑角、旦角等角色来演绎。丑角通常以幽默诙谐的形象出现,通过夸张的动作、风趣的语言和滑稽的表情,引得观众捧腹大笑;旦角则多扮演年轻女性,形象温柔美丽,表演细腻,与丑角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在表演中通过对话、互动,推动情节发展,如表现夫妻之间的趣事、邻里之间的生活片段等,生动地展现民间生活百态,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产生强烈的共鸣。

道具运用:道具在花灯表演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扇子、手帕是最为常见的道具,演员通过灵活运用这些道具,做出各种丰富的动作。

3、简述宋代时期的音乐论著有哪些?

宋代涌现出众多极具价值的音乐论著,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音乐的发展状况,对后世音乐研究影响深远。

《乐书》:由陈旸编撰,是一部大型音乐百科全书。全书共 200 卷,涵盖乐律理论、乐器、舞蹈、音乐制度等多方面内容。书中广泛引用前代文献,如《诗经》《周礼》《礼记》等,对上古至宋代的音乐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在乐律理论方面,详细阐述了十二律、旋宫法等;乐器部分则对各种乐器的形制、演奏方法等做了记载,为研究古代乐器演变提供依据,是研究古代音乐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

《碧鸡漫志》:王灼所著,该书聚焦于歌曲发展。书中对唐五代至宋代歌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如对《霓裳羽衣曲》等经典曲目的考证,还对歌词创作、演唱技巧等方面发表见解,是研究词乐发展的重要文献,为了解唐宋时期音乐与文学的交融提供了关键视角。

《梦溪笔谈》:沈括的这部综合性著作中也包含了重要的音乐内容。其音乐部分涉及乐律、乐器、演奏技巧等多个领域。在乐器方面,对古琴演奏中的指法、音色等有细致描述,体现了宋代音乐在科技与理论方面的发展,反映出当时音乐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紧密结合。

《琴史》:朱长文撰写,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琴史专著。全书共六卷,前五卷按时间顺序收录了先秦到宋代的琴人,记录了他们的生平事迹、琴艺成就以及琴学思想等;第六卷则是对琴学理论的论述,如琴的制作、演奏技巧、审美等方面,为研究古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历史资料,推动了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简述真实主义歌剧。

真实主义歌剧是 19 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的歌剧流派,它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艺思潮紧密相连,是对传统浪漫主义歌剧的革新。

在题材选择上,真实主义歌剧摒弃了以往歌剧对神话、历史和英雄传奇的偏好,转而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这些小人物面临着贫困、爱情挫折、社会不公等现实问题,如普契尼的《波希米亚人》,生动描绘了巴黎拉丁区一群贫困艺术家的生活、爱情与挣扎,他们虽生活困苦却怀揣梦想,让观众看到平凡人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音乐风格上,真实主义歌剧具有鲜明特色。旋律贴近生活,常常采用民间音乐素材,以增强音乐的真实感和亲切感,让观众更易产生共鸣。和声运用也较为大胆,通过巧妙的和声变化推动剧情发展,渲染紧张、悲伤等情绪。在表现手法上,强调舞台真实,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心理与情感。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将角色在困境中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仿佛置身于角色所处的情境之中,感受他们的痛苦与希望。

代表作品除了《波希米亚人》,还有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莱翁卡瓦洛的《丑角》等。这些作品以其真实的故事、动人的音乐和细腻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真实主义歌剧的出现,让歌剧艺术更加贴近大众,打破了高雅艺术与普通民众之间的隔阂,对后世歌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歌剧创作开辟了新的方向,推动了歌剧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发展。

5、简述马思聪的《思乡曲》的创作背景、历程以及在中国近代音乐的地位。

马思聪的《思乡曲》创作于20 世纪30年代,彼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日本侵华加剧,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马思聪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自身也在漂泊中饱尝思乡之苦,这种时代的悲痛与个人的情感体验成为《思乡曲》创作的重要情感基础。

创作历程上,马思聪深入民间,采集内蒙民歌等丰富素材,以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为蓝本进行创作。他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巧妙融合,精心雕琢每一个音符。旋律创作上,以五声音阶为核心,通过细腻的音符变化和节奏把控,赋予乐曲深沉的情感。在和声运用上,借鉴西方和声体系,却又使其与民族旋律完美适配,让整首曲子既有民族音乐的亲切感,又具备西方音乐的层次感与表现力。

在中国近代音乐中,《思乡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民族化音乐创作的经典范例,开启了中国作曲家将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术有机结合的先河,为中国音乐创作提供了全新思路。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民族精神内涵,极大地激发了当时民众的爱国热情,唤起了人们对故乡和祖国的深深眷恋。此后,众多音乐家受其启发,深入挖掘民族音乐宝藏,推动了中国近代音乐的蓬勃发展,也使《思乡曲》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不断被后人传颂与演奏,持续散发着独特的艺术光辉 。

论述题(每题26分,共52分)

1、论述我国民间丝竹乐有哪些形式和特点。

我国民间丝竹乐历史悠久,形式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各地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流派。

江南丝竹是极具代表性的丝竹乐种,主要流行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其乐器组合以丝弦乐器(二胡、琵琶、扬琴等)和竹管乐器(笛、箫、笙等)为主,辅以小件打击乐器如板、木鱼等。演奏风格细腻、优雅,注重乐器之间的相互呼应与配合,旋律婉转流畅,节奏明快活泼。代表曲目有《欢乐歌》《云庆》等,常常描绘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和人们的闲适生活。

广东音乐则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常用乐器包括高胡、秦琴、扬琴等,后又加入小提琴、萨克斯等西洋乐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的曲调清新流畅、节奏明快,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代表曲目如《步步高》《雨打芭蕉》,通过音乐生动展现出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韵味,演奏时注重装饰音的运用,使旋律更加华丽。

福建南音,又称 “南曲”“南乐”,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乐种之一。其乐器组合有洞箫、二弦、琵琶、三弦等,演奏风格古朴典雅,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底蕴。南音的曲目分为指、谱、曲三类,“指” 是有词、有谱、有指法的套曲;“谱” 是无词的纯器乐曲;“曲” 即散曲。其演唱风格独特,咬字讲究,注重韵味,充分体现了福建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

除上述形式外,还有流行于河南的河南板头曲、流行于潮州的潮州弦诗等。

从整体特点来看,民间丝竹乐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当地的风土人情、语言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在演奏形式上,丝竹乐以小型合奏为主,乐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注重音乐的和谐与平衡。旋律方面,多采用五声音阶,具有优美流畅、婉转细腻的特点,常常蕴含着当地的民间音乐元素,富有生活气息。节奏上,灵活多变,既有轻快活泼的节奏,也有舒缓悠扬的节奏,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在表现内容上,丝竹乐多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场景、自然风光以及情感世界,贴近百姓生活,易于被大众接受和喜爱。

我国民间丝竹乐以其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特点,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各地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2、论述舒伯特对浪漫主义音乐的贡献

舒伯特作为浪漫主义音乐早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浪漫主义音乐发展贡献卓越。

在音乐创作数量与体裁的丰富性上,舒伯特堪称多产。他一生创作了超过 600 首艺术歌曲,还有大量交响曲、室内乐、钢琴作品等。这种广泛的创作体裁,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艺术歌曲方面,他革新了这一音乐体裁,将诗歌与音乐完美融合。以《魔王》为例,通过音乐生动地塑造出不同角色形象,钢琴伴奏与声乐旋律紧密配合,精准地渲染出紧张、恐惧的氛围,使艺术歌曲从简单的歌曲形式升华为具有深刻内涵的音乐表达,为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独特的情感深度与戏剧性。

在音乐风格创新上,舒伯特突破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一些传统框架。他的旋律创作充满了抒情性与歌唱性,旋律线条自由流畅,常常带有自然流露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中,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强烈,不再局限于古典主义的含蓄与平衡。例如在他的交响曲中,旋律的起伏变化更加大胆,以强烈的情感对比来吸引听众,这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特征之一。

和声运用上,舒伯特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他大胆地运用不和谐音与转调,为音乐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紧张感。在《冬之旅》中,频繁而巧妙的转调,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迷茫与痛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拓展了和声在音乐表达中的作用,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和声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此外,舒伯特的音乐创作还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创作理念和手法为后来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提供了借鉴,启发了门德尔松、舒曼等作曲家在各自作品中进一步探索情感的深度表达与音乐形式的创新。他的音乐中那种对内心世界的细致描绘,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核心追求之一,推动了浪漫主义音乐运动的蓬勃发展。

舒伯特以其丰富的创作、革新的音乐体裁、创新的音乐风格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在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浪漫主义音乐发展进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

阅读全文
本站访客:83502
1097476955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951535724

189515357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