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苗族女孩写给父亲的信:感谢你宁愿负债20万,也不放弃我们兄妹3人的大学梦
2025-03-07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点击上面“三苗网X智慧苗族”关注苗族第一互联网平台!
一个苗族女孩写给父亲的信
文|熊发珍
亲爱的爸爸:
“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
多年前,我还不太懂宫崎骏的这句话,也许明白一些,但现在,真的用上这句话时,已经泣不成声...... 越长大,越害怕离别,原来离别是如此凄凉,我竟然不知。
我以为说出“我想你了”只是对爱的人的一种平常表达,没曾想,真的想念时,需要很坚强才能说出口,也许,还没有说出口,眼泪已经自己流出来......
我想你们了,不是因为没有钱,是因为心不安,您跟我说,要学会让自己心安,不管是一个人在外面还是在家,心安了,才能做好自己想做的该做的事:“安心学习”“安心在家”“安心照顾好自己”。大概是上了高中之后,您就经常跟我说这些,也许是因为家庭压力大了,而您也觉得我们懂事了,很多事情不用说,我们自己也能明白。
是啊,懂事了,明白了,心越来越不安,希望心安的频率也越来越多......我不知道因为这哭了多少次,如果不说也还好,毕竟我不会去想,一旦说了,可能我好几天都沉浸在情绪中。
因为钱,因为生活,因为家庭压力...... 这些,都把你们压得喘不过气来,还是尽力给我们最好的,想吃什么了就去买,缺什么了就去买,不要借别人的,不要用别人的,不要贪别人的,不要总麻烦别人,要有点骨气。
这些,我一直铭记于心。所以,即使高中在市里读,你们也不出去挣钱,就在附近,我在学校有什么事你们都尽快赶去。
因为你们也总是说,自己的孩子自己带,自己管,不要去麻烦别人,也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像个孤儿一样。记得高三我急性阑尾炎,那天凌晨两点,已经被班主任送到学校附近的医院,做完所有的检查,躺在了床上,我才说,打个电话给你们,让你们放心一点,我已经在班主任和同学的陪伴帮助下做完所有检查,等你们第二天从县里赶来医院,签字后做手术。
那次母亲说,你们坚持在近处做苦工带着我读书是对的。我也在想,如果你们也像其他人一样,早早抛弃孩子出去打工,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的。那段躺在病床上只能静静接受你们细心照顾的时间,也让我明白了很多。
突如其来的疾病让我懂得要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学会感恩,学会知足。我平躺着下不了床时,就默默观察您和母亲的一言一行,就明白,自己身上很多东西真的是从你们身上潜移默化来的。比如,您总是喜欢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静静地思考,所以我每每看到您时,总是感觉忧愁压抑,可能这就是生活所给予您的吧。所以我自然也有这样的特点,好像是从初三开始的吧,也许开始懂得父母的艰辛,生活的压力了吧。
但是那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是个会紧锁眉头思考问题的人,是那时候的班主任老师跟我说的,他说我干嘛天天紧锁眉头很忧郁的样子,不要想太多,平平常常学习就好了。从那以后,我开始意识到,我的思想在逐渐觉醒,而会去想的事情也比同龄人多。还有开家长会时,一定是你们两个一起,除非特殊情况,也一定要有个人去,不然,你们就觉得这样会让我多想,也让别人觉得我是个没有父母关心的学生。
每次去都要跟我谈心,陪我吃饭,再给我买东西,而每次,生活费也总是会余下,我都懂的。记得高二的某一天,我打电话跟您说,我的脚一直痛,去医院也检查不出来什么,晚上睡觉也痛,中午睡午觉也痛,去跑步也经常痛,周末时您就给我送药酒来。因为我的鼻炎一直不好,您还让母亲回家去找那位治鼻炎的老先生要了两瓶药,母亲还买了钙片和止痛药,特意叮嘱您,一起给我送来。
我到校门口看见您,看到黑黑的又有些驼背的您,心里很难过,您跟我交代了带给我的东西,随便聊了一下,就说要回去了。那时候是中午,我说去吃点东西正好陪您待一会儿,您问我吃饭没有,我怕您又说带我去吃好吃的,我说吃了,在学校吃了,您就说,那你坐车回家,母亲煮饭等你了。我没再说什么,我只是想多跟您待一会儿。送您到坐车的路口,我看着您穿过马路,我就站在对面看着您,那个背影,越看越觉得心酸难过。
我不知道您有没有看到,站在马路对面的我已经在流泪,只是没有发出声音,是泪水自己流出来,不再是小时候受委屈那样的哭。看着车来了,您坐上车了,车走了,我也就往回走了。转过头,再也忍不住了,往个没有人的地方走了去,泣不成声,不怎么健康的鼻子又一直提醒我不要哭了不要哭了,鼻涕一直在提醒我不要哭了,眼泪水笑了笑,终于,快到校门口时,停住了。
所有的小心翼翼试探与为我着想我都懂的,即使我很多时候在你们看来还像个天真的小孩子,因为我希望更多的时候自己能给你们带来快乐而不是心酸无奈难过,也希望你们能放松一些去面对生活给予我们的苦难,让你们看到更多更多希望。
而正是因为懂,所以我总会难过,不是因为有压力,是因为懂而难过。而你们也总觉得我是担心钱而多想,而难过,不是的,即使没有钱,平平淡淡的,只要有你们陪着,就已经很好了。就像这个刚过去的寒假,因为疫情,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平平淡淡的我就觉得很好很知足。
你们出去的那天,一开始,我并没有太多感觉,只是些许不舍忧愁,直到送你们坐上车我回到家,看见空荡荡的样子,晚上再也没有人陪着我做作业看网课到十一二点的时候,才觉得,原来,白天的情绪都被压抑到了晚上,离别的滋味是如此凄凉。而这次,是积累了好久的情绪,突然因为一点小事又爆发出来了。突然我接到您的电话,您说我在QQ里跟您说,我在学校上课,在学计算机什么课程,我很懵,因为我还没有加您的QQ。
之后我习惯性地,准备想说,“要不您截屏给我看看”,我又在想,您好像还不会用手机截屏,我还没教过您。我跟您说,那个不是我,我还没有加您QQ。我问您,身旁有谁吗,我知道您明白我在问什么,您便说有个远房亲戚在,我说让他帮忙截屏之后您发给我,我看了看,那个人还跟您说她叫“熊发珍”,还称呼您为爸爸,但是确实不是我。我加了您QQ。之后,我跟您说,我的QQ头像是我自己,头像不是我自己的都不是我。这些年,类似的事情太多了。
所以,您用微信之后,我的微信头像就经常换,也都是我自己的照片,以后QQ也会是。也许很多人不明白一个头像而已,但是,懂的人自然懂了。这件事解释清楚了,我突然有些难过,喉咙有些哽咽了。
您的一生都是生活在为你做决定,您还从未为自己选择过什么,从因贫穷上不起学而放弃学业开始,您一直都在为生活而奔波。小学文凭的您,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已经被称为了“文盲”,不再懂得这些有些知识文化的人都能熟练操作的东西。
母亲,也更是这样,她还从未上过学。毕竟,重男轻女的折磨,她也没有逃过一劫,而这一劫,便让她这一辈子都活得心累,因为她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去理解明白现实里很多在她看来高大上的东西,我想她一定有很多想弄清楚的东西,但是她无能为力。我也曾想,改变些什么,让你们也能多明白一些东西,多看看外面不一样的世界。
我曾想,要是可以,一定要让你们也能学习,是为了让你们懂得更多,能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而学习,让你们也能体验到学习中的那些或简单或复杂而有趣的东西,来弥补你们的人生缺憾。后来,您又问我还有钱吗,我说还有,你说没有在之前的厂做工了,现在在找工厂,中午了,就在大道那里树下乘凉。要去办卡,然后之前工厂的老板才把工资打进去卡里。
记得六一那天大早上我都还没有起床,您就打视频给我,说给我转钱,感觉自己又做了个小孩子,我根本用不了多少,买买菜和生活用品而已,也不想出去玩,即使出去玩也只是拍拍照走走看看。
我跟您说我还有的,先不用给我钱。您没再说什么,关于钱。就问我,要不要跟母亲通电话,您就把手机给了母亲,我看到母亲衰老的样子,心很痛,突然眼泪就出来了,忍不住哭出声音来,我说我想去找你们,我不想一个人在家了,一个人在家真的不好。
视频里的母亲也哭了,一直跟我说,在家安心学习,照顾好自己,不要想多多的,不要担心钱,不要担心你们,不管你们去到哪里都会及时跟我们联系,不会让彼此担心,让我在家好好准备期末考试,不要因为想太多了心情不好影响自己考试,等期末考试结束了再去找你们。
母亲一直重复跟我这些,我明白,除了这些,她也找不到什么词句来安慰我,她也只能说这些。我哭着,她也哭着,此时此刻,才觉得自己真的懂得了父母的心酸无奈痛楚。
母亲又问我,还有钱没有,我说还有,先不要打钱给我,但是我知道,每次这样了,您就是会打钱给我。你们希望钱能让我安心一些,因为其他的,除了打电话安慰安慰我,就没有什么了。
其实我很知足,很满足了。但随即您就在微信里转钱给我,又打电话跟我确认,然后才稍微放心我,才挂断电话。您还跟我说,女孩子要有点骨气,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前途,想太多让自己心不安,对自己不好。
要我一个人在家照顾好自己,等你们稳定了,等我考完试了,再去找你们也不迟。我也才想一定要写下这些,趁我思绪正清晰,趁我正是情绪上,趁我脑子里回忆了这些。暂时先到这里,关于您,关于你们,还有很多我想说的,但是,暂时到这里。
我想你们了!
|聚少离多的家庭会议
我是熊发珍,我家有五口人——父亲母亲,两个兄长和我。大哥大我五岁,二哥大我两岁。
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读书都很艰苦,两位兄长在隔壁村的私塾上过学,也在几位舅舅办的小学求过学,后来因为一些意外,后来,他们两被父母送到村委会那里的一个小学读书,没多久,放假了。
父母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看着我也渐渐长大,也要去学校了,他们商量着把我们带来镇上,租房子住,再租块地种点菜喂几头猪,带着我们读书。
2004年暑假,我们来到了镇上,我和母亲在家,父亲在镇里的工厂上班。然后秋季学期,爸妈觉得我哥们之前都没有好好学,就让我二哥从一年级读起,大哥从二年级读起。
2005年,我开始上幼儿园。刚来镇上,父母就教育我们要爱干净,懂礼貌,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说脏话,要本分一点,自己有什么用什么吃什么。慢慢地,别人才觉得我们一家确实跟别人不一样,我们也渐渐和附近的人熟悉交往起来。
这么几年,父母先后,种田养猪卖菜收垃圾,也去过煤厂纸箱厂打工。后来我们三兄妹都能自己生活了,而需要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大概是从我上小学开始,父母就和舅舅叔叔们一起去附近砖厂打工。这一去,就是很多年,直到今年,他们才决定出去外省打工。因为我也去外省读书了,二哥还在读,大哥刚毕业。
这么多年,修房子,供我们读书,前前后后贷款二十余万,一直到现在,还都是贷了还,还了贷,按时扣利息,父母两人做苦工维持着一家生计,就这样坚持到现在。
中间他们换过很多个砖厂,附近镇待过,更多时间是在县里的几个砖厂。有时候假期我也会去陪他们,即使做不了什么,他们也不要我做什么,就做做饭洗洗衣服。
老家还有些金银花,每逢收获,父母都会在家忙碌,每年六月份都是收金银花最忙碌的时候,外公还健在的时候,他也会来帮我们晒金银花,看着别人帮忙摘花,而父母就回老家上坡上撇金银花来。
我们在镇上搬过两次家,第二次搬家是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母用这几年攒下的一点钱在镇上买了地基,然后修了属于自己家的房子,我们就从租的房子那里搬到了新家。也因为新房子就在第一次租房的附近,所以跟附近的人也比较亲切,相处得比较好,更有家的感觉。
父母说,要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才算有家,以后不管我们在哪里读书工作,不管父母出去哪里挣钱,只要回来,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才是真正的幸福。
两位兄长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镇上读的,我小学和初中也是。其实我小升初的时候考上了我们新区的重点中学,但是由于我体弱多病,去那边读的话距离家比较远,父母不太放心,怕我有什么事他们不能及时赶到,就没有让我去那边上初中,就留在了镇上的中学。
我初二,大哥高考了,我还记得那个暑假一家人在老家的山上锄金银花地杂草(其实差不多是在荒山中,在杂草丛生中,在烈日当空下干活,父母说读得好书的人必定要吃得了苦,带我们去干活也是假期的常态了,要让我们学会吃苦耐劳,自己有毅力了以后做什么才不会害怕吃苦害怕困难),大哥突然很开心地叫了一下,我还以为他不小心掉进草坑里了,我走过去才知道,他被河南工业大学录取了,那天我们也正好结束了上山做农活的生活。
我中考这年,二哥高考。二哥也算刻苦,但是他总觉得自己学不好,我也看在眼里,周末回家,他总是一个人在房间里做作业看书,可能是方法的问题,一直以来他成绩都不是很好。但是父母也经常开导我们,不管学到什么样的程度,要好好坚持下去,也许结果没有那么糟糕,当然方法很重要。
不管我们学得怎么样,父母都是以鼓励为主,很少打压我们。可能是高三压力来了,二哥特别刻苦,一个月才会回来一次,回来也只是待一会儿就回学校了。
最后,他录取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后来说起这个,他说,要是他再努力一点就好了,就差一分那一年他就能去河南工业大学和大哥在一起了。
父母也开导他,不管去了哪里,自己都要努力,遗憾会有,但是坚持和努力不要放弃。我从小读书也还算刻苦的,成绩也都能保持在班级前列,中考时,父母以及周围老师亲戚朋友都以为我能去市里最好的高中,但是成绩出来之后,还是没有达到预期。
即使这样,我也和父亲说我不想留在镇上读高中,我想去市里,我想多接触一些优秀的人,还有就是小升初没能去新区里的重点中学读书让我觉得有些遗憾。很多人跟我父亲说让我留在镇上高中,这样以我的成绩,就不用交学费生活费这些,可以省下很多钱。
父亲觉得我的想法是对的,去市里另一所重点高中报名那天他跟我说,即使没能去最好的,但是也能有底气来到市里不错的重点中学读书也很好,也许去了最好的那里,会给自己很多压力,还适得其反。
他还说他支持我的想法,不管在哪里,都是要靠自己,而在一个优秀的环境里自己会有更多向上的动力,接触更多优秀的人,能学到更多东西。读书是做投资,要先投资,以后才会有更多有价值的回收。
所以每每别人再和他说,怎么不让我在镇里读高中时,他也只是坦然一笑,然后说,老人要学会尊重子女的选择,不要去限制他们。由于在实验班,我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住校,两位哥哥上初中高中也是在住校,所以我们一个星期回一次家,父母在县里砖厂打工也是每个星期回家一次,一家人就习惯这样,一个星期在一起吃一顿饭,聊聊天。直到我上了高中,两位哥哥去外地上大学,才打破这样的习惯。
那之后,我只能一个月回家一次。如果没什么事,只有我回家时父母才回来,跟我吃吃饭,聊聊天。而不管是我们仨都回来,还是只有我回来,父母每次回家都只是一个晚上,天黑了到家,天还没亮,他们又回去了。
高中之后,我一个人,看了太多次黑夜里,父母骑着摩托车离我远去的背影。高考之前看到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测试的招生简章,我报名了,高考后一系列程序下来,顺利录取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民族文学)专业。我高中毕业了,大哥就大学毕业了,而二哥因为是预科,现在,我即将大二,二哥马上大四了,大哥也有了比较稳定的工作。
记得去年九月份大哥和父母送我去北京的时候,父亲说,除了二哥在学校了没送你来北京,我们都沾你的光来北京,可能会花一些钱,但是值得,钱永远挣不完,但是,有这样的机会我们就一定会陪你一起来。
于是,才有了第一次家庭合照,就差二哥了。大哥特意说,没事,等你毕业,我们一家人都会来接你,就会有一家人在首都北京的合照了。
|第一次家庭合照
|没有来的二哥
作者简介:
熊发珍,苗名Zhenb,出生于2000年,2019年高考以理科525分被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民族文学)专业录取,爱好苗族文化,会刺绣,正在学苗文。
END
如果你也有身边的民族作品想投稿分享
欢迎扫码添加九妹微信

猜你喜欢

中国女性主义极简史!


去角质和敷面膜先做什么 敷完补水面膜后要做什么


百度SEO:你有“快排,后遗症”吗,我来和你说说排名“固化”,这件事儿!


转角遇到“爱”,你是我价值20万的领悟


六一专题|初潮少女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卫生巾?


妊娠纹原来是这样形成的,3张图让你看懂,网友:简直太形象了


《大嫁风尚》杨紫乔振宇演绎欢喜冤家


羽绒服适合搭配什么裙子 羽绒服适合搭配的裙子有哪些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研究


冬季显瘦穿搭,拯救臃肿星人


安阳SEO关键字的方法(安阳SEO技巧攻略)


seo快排怎么做,seo快排的原理是什么


站外SEO应该怎么做?


成都网站关键词排名优化


什么是站外SEO?2025外贸站外SEO终极指南,一篇讲透!


全面刨析独立站什么是站外 SEO 以及如何获取成功!


谷歌站外SEO :建设外链的最佳实践


做好站内外SEO,稳定网站排名


SEO是什么?SEO怎么做?2024年重点教学


seo是什么职业?(seo是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