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惨”新势力!新车发布两个月就凉凉,老板却守住了做人的底线!
2025-02-28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本文来自公众号电动车公社(ID:EVgongshe)
距离2023年春节只剩一个多月。
还记得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有个朋友经常跟我吐槽自己所在的公司,说公司业务不明朗、新领导相处起来也很不适应,实在是不想干了。
我劝她,都这时候了,过年再说吧。
结果元旦假期后的第一天,朋友又找我聊天,用仿佛中彩票般的兴奋语气说:“我被裁了!”
要问为啥有人被裁也这么高兴,那基本只有一个可能,有“N+1”。
用我这位朋友的话说,“自下半年以来,公司过两三个月就裁一波人,大家都在想这一波是不是要轮到自己。况且公司业务一直在变化,人员架构也跟着调整,早就动荡起来了。与其天天做着没底的觉,不如被裁,刚好拿了赔偿回家过年。”
毕竟这年头,公司裁员肯依法给“N+1”的赔偿,已经是公司“最后的良心”。
结果今年有良心的,就轮到了NIUTRON自游家。
事情发生的有些突然,10月份自游家的首款车自游家NV才刚上市,不过俩月时间,公司就沦落到了暂时关门的地步。
这进度属实是有点太着急了。
不过,与许多苟延残喘也要四处欠钱的车企比起来,自游家显得过于清奇:
直接承认“短期内无法交付车辆”,并主动遣散员工,称得上一句有勇气、有担当。
好歹算是个好聚好散。
自游家给员工的补偿方案,据说比常规意义上的“N+1”还优厚一点:
入职6个月以内的赔偿1倍月薪;
入职6-12个月的赔偿2倍月薪;
入职12-18个月的赔偿3倍月薪;
入职18-24个月的赔偿4倍月薪……
对比我那位朋友的经历,这应该是大多数普通打工人愿意接受,并干脆拿钱回家过个年的程度。
对下了订单的24376名车主,自游家是这样安排的:
48小时内全额退款、送一台自游家NV的车模、以及200元星巴克消费卡。
只能说,除了提不了车,其他的都还算是有诚意吧。只是这番动作还是有些太仓促了。
以至于官方消息发布后,就有自游家的准车主找到我们社群运营小姐姐兔头,询问说“200块钱的星巴克消费卡怎么领?”
这个我们万能的兔头还真不知道,她首先想到的还是联系官方,“客服应该知道吧?”
然而车主表示,他现在已经联系不到销售和客服,当初对接他的自游家员工已经离职。
又过了两天,我也收到一条消息:自游家的媒体群已解散。
看来是真的在“拆伙”了。
其实,自游家走到今天这一步,可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首当其中最让人担忧的一点,就是生产资质。
和蔚来早期找江淮代工一样,自游家造车的合作伙伴是大乘汽车。
大乘汽车虽然有生产能力,但作为自2020年就停工停产的企业,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实际已经被停用。
因为据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的准入要求,停产24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要被特别公示,相关企业再次生产需要重新经过工信部核查。
如果审查不通过,生产资质将被撤销,产品自然也无法进行申报。
而“自游家”、以及“NITURON”的品牌商标,就是掌握在大乘汽车手里。
现在自游家宣称产品无法交付,虽然官方并没有具体说是因为什么原因,但大多数人都猜测问题出在大乘汽车上面。
据网上爆料,自游家的创始人李一男还在接洽新的生产制造合作方,争取解决生产资质问题。
自游家副总裁陆昊辰也在12月7日表示:“我们并不是要倒闭,也不是要关闭所有的店,只是精简一些团队,然后给老板一些时间去解决相关问题,争取明年上半年把车交出来。”
这么看的话,或许李一男这次创业还没有彻底结束,只是已发布的“自游家NV”这款车,之后恐怕不会再顶着“自游家”的名字出现。
不管怎么说,李一男当下的选择已经算是很负责任,只是如今的遭遇多少让人有些唏嘘。
曾经差点干倒华为的“天才少年”,入局造车之路竟如此坎坷,让人不禁怀疑,是李一男不行了,还是造车的时机不对了?
就目前来看,时机肯定是不一样的。
“蔚小理”御三家刚刚成立的时候,新能源汽车赛道远没有现在这么卷,只要能在投资人面前拿出足够有想象力的造车方案,就相当于打开了入场的那扇门。
甚至都不需要真的有能力把车造出来,只要“故事”讲得好,一样是“时代的弄潮儿”。
当然了,这种行为我们现在有个更贴切的名字来形容,叫骗补。
如果方案切实可行,且手握一些真技术,那么就有发展壮大的机会。哪怕一开始拿出的产品有些许缺陷,用户也愿意付出更多的耐心。
因为那时候各家的新能源汽车都有各种各样的短板。
以李一男的资历,2018年准备造车都有投资人愿意支持,如果再早几年选择入局,我想肯定更不愁资金。
不过到了现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新势力面临的压力和几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别说什么骗补,2023年国补都彻底取消了,所有存活下来的新能源车企,不仅要凭借自身实力真刀真枪的干起来,还要直面燃油车的竞争。
哪怕是公认智能化实力相当硬核的小鹏,都绷不住一次产品失误带来的损失,哪还轮得到新入场选手随随便便分一杯羹?
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上,后来者想占得一席之地,需要拿出更加强悍的实力。
靠李一男身上的光环,是远远不够的,用户现在真正看的,是产品。
产品如何,我之前已经跟大家聊过了,这次就试着分析一下李一男为什么选择造了自游家NV这款车。
(有关自游家NV的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新势力=新炮灰?小牛电动的成功能延续到4轮车上吗?》)
其实早在新车刚上市的时候,很多人从外观上就分析出,这款车有Jeep的影子,而首款车定为一台中大型SUV,肯定也跟李一男的个人喜好分不开。
熟悉李一男的人都知道,他很喜欢自己那台Jeep切诺基。而解释自游家品牌理念的“探索、精进、愉悦”三个词,则明摆着把“越野+城市”的用途展示在品牌官网上。
有人说自游家的感觉跟理想很像,其实我倒觉得,比起理想,自游家跟美国新势力Rivian的风格更加贴近。
虽然理想跟Rivian都有注重家庭成员体验这个共同点,不过Rivian看起来要更“野”一点,驾驶感更能体现李一男想要的那种“美式自由”。
那么问题来了,自游家造的车是要卖给中国消费者的。
对今天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是对Rivian这种继承了正统美式越野味道的新能源车更感兴趣,还是对更合家欢、更贴近日常生活需求的理想汽车更感兴趣?
不能否认美式越野的拥趸依然存在、且依然充满热爱,但这个群体并非中国最广大的那部分主流用车群体。
国产Jeep已经迎来自己的终局,而理想汽车却逐渐形成着新的汽车消费文化。
(其实更加中国特色的是用小桌板写作业......)
诚然广汽菲克的倒下有着诸多因素,可自游家真的完美展现了李一男想要的城市越野神韵吗?
当自身实力不足以扭转整个市场环境时,再强烈的情怀也左右不了消费者的选择。
或许李一男投身自游家的创业,是出于足够的自信。但眼下的现实,应该可以让他看清楚——一开始没有想好的问题,不一定就能在将来逐渐摸索明白。
赌性坚强的All IN也好,让自己圆梦的热忱也罢,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上,都不如手握核心技术的硬实力。
自游家暂时迎来的落幕,并非中国新能源市场上唯一的“夭折”案例。相反,它有可能是宣布中国新能源市场走向竞争新阶段的号角。
2022年我们见证了一些有硬伤的新能源车企被淘汰出局,明年淘汰的标准,可能要上升到“没有独特优势”。
总之局势越来越卷,留给李一男解决问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写在最后
,”
从正式发布新车,到被传言要解散,NIUTRON自游家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直接在交车这一步上按下了暂停键。
不过也有消息人士表示,实际上,即使到了现在,NIUTRON自游家也还没放弃,他们保留了北京和上海两地负责造型设计、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部分团队,以及常州的部分制造团队。
李一男可能还在等一个机会。
果然新能源市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成功的车企能提炼出一套共通的规律,倒下的车企却各有各的难题。
唯一算作体面的,是李一男坦荡的态度——干不下去,他还真敢承认。
用他自己在5月份采访时的话说,“走不下去就走不下去……我也不是第一次经历公司倒闭了。但至少我们要留下最后一笔钱,付遣散费,N+1,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大不了看钱不行了就不搞了,先把供应商的钱还了。”
在商业世界里,这原本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但让各位“大佬”搞得,已经成为了高底线创始人才能守好的承诺。
比起要靠跳楼来还债(网传)的许老板,和至今未能归国的贾老板,李老板的“说到做到”显得尤为难得。
我想除了员工,那24376名用户也要赞一句,“感谢李老板不坑之恩!”
只是下次这24376名用户还愿不愿意继续支持李老板就说不准了,毕竟买新势力的产品,最大风险之一就是车在手里,车企没了。
但至少,投资人和供应商的信任还没被彻底透支,为李老板的再次归来留有一丝可能。
毕竟,在这个才脱离野蛮生长没有太久的行业,虽然李一男没能成为车圈大佬,但他至少还是个有担当的人。

猜你喜欢

美佳润机油好吗


破解“投保难、保费贵”!国内首个新能源车险指导意见如何影响车主?


外圆车刀杆生产厂家,-1,常州赛默工具有限公司


黑科技回顾:轴传动会是自行车的未来吗?


日媒分析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力排行:比亚迪第一


10年前中国品牌的“跑车梦”,能认全这些国产跑车算你牛!


今天一品君为大家对比了三款15万元左右的运动型轿车:北京


福特卡车如此之“Tough”,因它整整锻炼了一百年


德州压缩式垃圾清运车多少钱


2025年3月天津最新限号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