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讲评】到底啥是曝光补偿 第1789讲?
2025-02-16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常用的三种曝光模式:
»P档(程序自动曝光)
»AV 档/尼康 A 档(光圈优先)
»Tv 档/尼康 S 档(快门优先)
当我们用上面这三种曝光模式拍摄时,设置好参数拍出来的照片还是偏暗或者偏亮时,就需要用到曝光补偿来拍摄了。
▲佳能相机
▲尼康相机
一、什么叫曝光补偿?
在拍摄时半按快门,相机会自动对环境进行测光;再配合着拍摄者调整的参数,从而拍出一张曝光正常的拍照。
这是正常情况,在某些情况下拍出来的照片会出现偏暗或者偏亮的情况;以及人为希望画面曝光暗一些或者画面曝光亮一些,这些都要靠通过曝光补偿来实现。
曝光补偿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控制曝光的方式,单位是“EV”,大家在相机上是可以看见的。
【0EV】
画面中的那个取景器就是曝光补偿,刻度尺在中间拍出来的照片就是曝光正常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0EV,就是不亮不暗的照片。大多数情况我们都会让刻度尺在中间,从而拍出一张曝光正常的照片。
【-EV】
把刻度尺往左边移就会减少曝光,根据情况看你要减少多少档曝光,就是大家常说的-1EV、-2EV、-3EV。降低曝光的情况也很长,比如画面偏亮了,需要降低曝光增加画面对比等等。
【+EV】
把刻度尺往右移就会增加曝光,根据情况看你要增加少多少档曝光,就是大家常说的+1EV、+2EV、+3EV。增加曝光的情况也很常见,比如:画面偏暗了、需要提亮画面让画面变得清新一些等等。
直接给大家看一张图,大家就能明白了:
二、在特定曝光模式下才能用
在下面这三个曝光模式下才能用曝光补偿:
»P档(程序自动曝光)
»AV 档/尼康 A 档(光圈优先)
»Tv 档/尼康 S 档(快门优先)
•P档是程序自动曝光,在该模式下光圈和快门是调整不了的,只能调整感光度。在感光度不能调整的情况下,就需要调整曝光补偿来增减画面曝光了。
•AV 档/尼康 A 档是光圈优先模式,在该模式下能调整的只有光圈大小、感光度、快门是调整不了的。在光圈、感光度不能调整的情况下,就需要调整曝光补偿来增减画面曝光了。
•Tv 档/尼康 S 档是快门优先模式,在该模式下能调整的只有快门速度、感光度、光圈是调整不了的。在快门、感光度不能调整的情况下,就需要调整曝光补偿来增减画面曝光了。
M档手动档为什么用不了曝光补偿,因为在手动档模式下光圈、快门、感光度都是自己手动调整。不像上面那三种曝光模式,有其中一个曝光模式调整不了,需要通过曝光补偿来配合调整曝光。
三、怎么调整曝光补偿
这个大家看自己相机的说明书啊,相机不一样调整也不太一样。相机说明书会解释得很好,也会教得很好,大家看说明书就行。
这套教程将详细讲解从拍摄风光人像的准备工作,时间规划,到拍摄思路,后期方式的一整套流程。其中因为篇幅太长,风光人像的后期将单独作为一篇教程稍后发布。
图片
拍摄原则
旅行中的风光人像可以拍摄的题材太多太多,不同于在熟悉的地方进行的有计划的人像拍摄,摄影师在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中首先要想到的是:我有什么拍摄条件?
如果你有一个表现力强的旅行同伴,那么情绪性题材不失为在不同环境下的首选;如果你有一堆高质量的器材以及丰富的风光摄影经验,那么将人物作为风景的点睛之笔也可以给你的风光拍摄增添乐趣和光彩。
但是别忘记了,风光人像最大的优势是将较为复杂的风光拍摄技巧和注重情绪和故事表达的人像拍摄结合,从视觉上和内容上打动观众。当然,达到这一效果,你需要一定的后期技术。
图片
但是就这张图片而言,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是,华丽大气的场景让人物的存在感过低,背景的色调和人物并没形成足够的反差,简而言之,人物和环境的结合不够到位。因此这里可以引出风光人像的拍摄原则:
风光人像的拍摄原则依然是以人像为主,人物是主导片子情绪和故事的关键。
除了多张叠加,风光人像可用的技巧基本还有:
慢门
图片
中长焦控制景深
图片
当然,以上方式都可以和HDR的拍摄与后期方式相结合。
这些技巧其实更贴近风光摄影,但是如上文所言,拍摄主题依然是人像。因此不能说风光人像是介于风光和人像之间的摄影,而且将二者的优势融为一体的创作方式。
拍摄地点
大多数时候,当你决定去旅游的时候,目的地是你从未去过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你更需要做充足的功课来避免抵达目的地的时候手忙脚乱。这一部分将主要讲解在出发前该如何选择拍摄风光人像的地点。
如果问大家去纽约拍人像应该拍什么?相信很多人不想错过自由女神像。但是一个地标性的景点给人像摄影带来的很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喧宾夺主。拍出来的东西就更像到此一游。同理,如果去悉尼旅游,你可以和歌剧院合影,但是很难第一次就在歌剧院前面拍出合格的风光人像。
切记,风光人像依然是人像。风光再美也只是背景。
图例(不适合拍人像的环境)
图片
那么地点的选择最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 具有地区特点但不是著名景点
b) 环境风格统一但缺乏拍摄主体
c) 游客相对较少
下面一张图拍摄于Bombo,那是一个海岸矿场的残骸,非常有特点,单独作为风光取景地来说可谓得天独厚。然而把人物放进去以后,很显然,人物的光芒就被风光所掩盖。这张片子发布之后很多反馈都提到了应该去掉人,单独作为风光片。(然而后期没有按照风光的标准来修图,所以作为风光片也很不合格)
下图同样是拍摄于Bombo,在矿山的另一边是一大片草地,这算是在临走前的意外收获吧。这片草地当然算不上景点,但是当最后一缕阳光从山的夹缝中照射过来,撒在一小片草地上的时候,和谐地烘托出人物存在感。再加以细节,动作上的修饰,寻找并表达所需的主题,就可以算一张比较合格的风光人像了。
图片
器材准备
首先你需要一台相机。具体是什么机身并不重要,可以是几千块钱的入门单反也可以是中画幅。拍摄风光人像对画质的要求应该是介于风光和人像之间的,其主要目的还是传达思想,并不需要达到什么极致画质。
而风光人像可以多张合成,这也就大大提升了入门机单张画质不给力的问题。所以只要不是便宜的卡片,大多数可换镜头相机基本都可以胜任。
在镜头的选择上最好涵盖广角到中焦的焦段。笔者的选择是16-35mm 和50mm,如果有多余空间,还会带135mm。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感觉如果有一个24-70可能会更轻便和方便。
因为超广角端并不是十分常用,太广了的话,对环境要求太高,需要环境非常和谐统一,不然环境太复杂,人物就不突出。长焦使用也非常少,但如果拍摄树林题材,或者需要展现环境层次的题材的话,一个大光圈长焦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玄学狗头迷之配图,祝你拍出灵魂大片。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如果是入门机,不妨带一只10-20mm和18-105mm一类的镜头,价格非常便宜,效果并不差。
(D90五百年神机迷之配图,祝你吊打黑长粗。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倘若需要慢门的话,不要忘记配上一套高质量的ND。便宜的ND会产生色差,给你在后期合成的时候制造麻烦。(合成技巧会在下期第四部分讲解)。如果不愿在ND上投资过大,国产的也能应付,无非是后期合成的时候要加倍小心。
三脚架是必备之物,在能背动的前提下选择最重的,有脚钉的。因为在拍摄的时候经常要把三脚架放在各种险恶的环境里,比如说陡坡上,海浪里,溪流里,狂风中。(LZ脚架上的海盐刮下来都能炒好几盘菜了)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然后务必记得带上吸水性好的镜头纸,气吹。以便在恶劣环境中及时清理镜头。笔者就有因为镜头上粘了一点肉眼都难以察觉的水雾,导致一整套策划了好几周,代价巨大的片子全部报废的惨痛经历。
最后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长途跋涉的话,设备一定要越少越好,越轻越好。疲劳往往会影响拍片的质量和旅行的心情。
时间规划
倘若是单纯的拍摄人像,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一般两小时之内就能结束拍摄。如果单纯是拍风光,为了捕捉日出或者日落的刹那,拍摄时间也不会太长,也不会需要频繁变动机位。
而风光人像往往是拉锯战,为了保证出片数量,摄影师必须频繁更换机位。每次更换机位,假设脚架,重新取景,对焦,上滤镜,长曝光,和模特沟通,动作指导,都会花费很多时间。所以在时间上一定要留有足够的余地。
以笔者个人的经验来看,假设要出一组14张左右的成品,其中至少6张使用长曝光合成。那么最好准备四小时的拍摄时间。
所幸的是,风光人像对环境光要求并不太高,不一定非得踩着日出日落的点去拍摄。一般适合拍摄人像的时间都适合拍风光人像。如果在日出日落大光比的环境中拍摄的话,增加了不少曝光难度,而且因为增加了抢眼的太阳,在构图上也更困难。当然,如果是团队作业,有助理帮忙举灯打板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在自然光拍摄的前提下,倘若能在日落前四小时抵达拍摄地点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你是去从未去过的地方拍摄,那么还得考虑前半小时或一小时的拍摄会不会变成热身时间,并不能拍出理想的作品。
笔者不主张风光人像赶日出。拍日出意味着即使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可能凌晨三四点就要动身,这样的拍摄压力影响的不仅是摄影师,模特受的影响更大,因为他们还需要额外的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化妆试装时间。当你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黑眼圈抵达拍摄地点的时候,拍摄的成功率自然大打折扣。
图片
拍摄攻略
笔者在对许多题材做过尝试以后,感觉风光人像应该算是比较麻烦的一种。其中最大的难题并不是堆栈慢门或者后期合成这些技术,而是摁快门的那一瞬间,你的构图是否合适,构图是否充分考虑的后期的思路。
那么让我们从构图入手,分析一下拍摄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a) 中心构图大法好,黄金分割好。当观众看一张图片的时候,绝对不会错过的是图片的中心区域。把人物放在图片的中心,是最保险的突出人物的方式。
b) 线条对视觉的引导也很重要。千万不可强行把人物放在中间,滥用中心构图的方法容易造成的“到此一游”即视感。
笔者在使用中心构图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环境中可以找到辐射线条,这些线条可以将视线引导到图片中心或者某个特定位置,让整个画面的故事向中间聚拢,这样一来,整张画面传达的信息也就不会太复杂。简洁,但是有冲击力,这是一张合格的照片视觉上所需要具备的重要要素。
图片
下图中,人物的方向,视线的方向和树枝的方向并不和谐,这也大大降低了图片的视觉效果,破坏了内容。
图片
c) 不论你是用中心构图还是找黄金分割点,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一定要和谐,景物太亮太显眼,必然会过于降低人物存在感,让人物的出现变得可有可无,甚至起反作用。
下图中,近处的石头被照亮,由于处于相对靠中间的位置,而且是图中最亮,细节最丰富的地方,反而代替人物成了主角。因此在后期的时候将石头强行压暗。
图片
图片
d) 注意人物身后的背景。和环境人像一个道理,风光人像中,人物占的画面比重很小,那么如果人物背景没有衬托出人物的话,也降低了人物存在感。一般原则是,背景亮,人物暗,人物亮,背景暗。如果阳光把人物和背景都照的很亮的话,那么人就融入背景了;或者如果照片中,人物处于被光面,后期强行提亮太多,结果也是影响了人物和环境的反差。
下图在拍摄的时候考虑到了后期以后,水面会变白,所以将头发位置放在水面高度,身体位置放在深色的岩石前面。这样来加强反差。
图片
e) 眼神交流。一张照片,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表达情绪,都需要用种种方式将这些信息传达给观众。其中,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就是让麻豆看着镜头。
环境人像中,人物存在感较低,而目光也是吸引注意力的一个不错的方式。以下图为例,再发布以后,有人提出,如果让麻豆看水面或者闭眼的话,效果更好。事实是,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笔者保留了多组镜头,分别是不同的动作。但是在仔细对比斟酌之后,还是选了这张眼睛看着观众的图。
原因就是整个画面的孤独感,从天空,雾状的水面,到水中的礁石,抱紧一团的人物,最终汇聚到眼睛里,直接传达给观众。倘若眼神看向别处的话,整个氛围的中心被引向别处。图片中各个要素也变成了独立的景观,那么这张图也就是失败的了。
图片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图都适合看着镜头。下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因为图片中树的方向性是从左到右,留白也是在右边。所以当眼神看向镜头的时候,打破了这个整体的方向,也就导致人物或者景物显得很多余。
图片
再比如,很多时候,让麻豆只留有一个背影比有眼神更好。这样的图片没有眼神对故事的引导,表达方式完全由图片的线条或者人物的动作主导,如果拍摄得当,那么也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
图片
f) 慢门的使用。相信有人会觉得慢门是给整张画面增加亮点的。其实慢门的最主要作用是“做减法”。海浪或者流水在快门下的静止形态非常复杂,如果太好看,就会抢眼,难看就会起反作用。那么用慢门,将水变成线条或者平面,减小水流对主体的干扰。尤其是当水变成线条以后,更方便表达情绪。
一般来说,曝光时间越长,水流的雾感更明显,水雾在图中占的面积更大。但是水雾缺乏纹理。如果要拍出有一定纹理的慢门,那么曝光时间一般在30秒左右即可。如果需要拍出有线条的浪花,那么根据浪花的远近来判断时间,1/20秒以上都可以。一般来说,对相机而已,近处的浪运动速度比远处的更快,幅度更大。所以曝光时间相对较短。远处的反之,曝光时间需要更长。
下图曝光时间:12秒
图片
下图曝光时间:93秒
图片
有人问过,慢门需不需要合成?这里的答复是,一定需要。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说麻豆坐着,躺着,无风,可以单张拍5秒以内的曝光,但是这样的话,如果需要严谨地表现暗部和高光,你还是需要另外拍两张合成HDR。所以拍摄慢门之前,最好是学习相关的后期技巧。
长焦还是广角?
在风光摄影中,有人偏爱用长焦,有人钟情广角。不同焦段没有对错优劣之分。
选择哪个焦段,主要取决于拍摄场景的本身特性,和个人的喜好。
•比如坝上主要靠长焦镜头
•加拿大洛基山则是大部分时候是用广角镜头的天下
•喜欢小品的摄影师一般用中长焦
•喜欢大场景的则偏好超广角
视觉的选择
绝不是距离的远近这么简单
下面是同一个地点的三张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长焦比较适合用来表现曲线、线条、平面感、宁静的气氛。
非常适合小品;
但很多时候也用来展示圆镜大场面。
广角更适合宏大的气势,前景的质感(镜头距离前景近),和更立体的画面。
用长焦还是广角?
图片
图片
长焦和广角都可以,具体表现的手法不一样。
中长焦构图要点
这句话也许会得罪不少人,但这是我的体会
广角和长焦我都用很多
1.只选取一小片场景,比较简洁不杂乱
2.只选取一小片场景,很容易拍到看起来“独特”的构图
当然,选取哪一篇场景,还是需要有摄影眼(学生经常说,“为啥我就没看到”)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容易上手
长焦特别适合于新手的学习
关键大片难拍多了
我们的作品需要多元-不要只有广角或只有长焦
从技术上来说,中长焦的拍摄远比广角的容易
曝光上容易-局部场景很少有巨大的光比
景深上容易-除非距离比较近,否则我们不需要担心景深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焦-寻找线条(直线和曲线)
1.画面集中到最吸引人的地方
2.不要天空,不要树木上端-不追求完整,不要岸边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焦-寻找有趣图案
图片
图片
长焦-寻找线条和视觉中心
图片
长焦-寻找极易被忽视的细节
图片
图片
长焦-注意画面的精简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焦构图的关键:减法
•只截取最吸引你的画面
•画面内容相对单纯一致
•长焦作品多以小品为主(通常是越精致,越简洁越好)
•如同一首轻快的钢琴独奏曲

猜你喜欢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术语集释


北邮通信原理第三版上下册课后习题解析


遥感原理与应用


碧峰峡景区游玩攻略旅游必看景点介绍碧峰峡,国家AAAAA


杭州出发至贵州各地旅游完整报价指南:涵盖交通、住宿、景点及特色体验


又一国全面重开!35°斜坡马路、硬纸板教堂……航线站点绝美


微博推广的技巧有哪些呢


魔兽争霸3冰封王座3c地图放哪


《金庸群侠传》当大魔头好处多多,美女银子和秘籍全都是我的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最新精选范文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