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上海钟表专业老师有点牛:瑞士小孩当学徒,沙特王室是客户
2025-04-12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中山南二路520号,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三楼,钟表维修专业实训室里,16个工位整齐排列。一位眼睛大大的男老师,正一一细心调整灯位。

郭老师(中),和他的瑞士学生希德(右二)。
很少有人知道,在教师的身份之外,他手工做出了瑞士人服气的陀飞轮,作为一名独立制表师,他是全球该领域精英团体——独立制表师协会(AHCI)在中国仅有的五位成员之一。手中接到的订单里,单独一件就价值七位数。客户中,包括沙特王室成员。而有“手表王国”之称的瑞士,已连续三年向他的工作室派遣青年学徒登门学习。
技艺凌绝顶,为何选择当老师?他又是如何与钟表结下不解之缘?走进郭鸣的人生时间,滴答声中,故事悠远。
从陀飞轮回溯
熟悉钟表的朋友都知道,独立制表师协会拥有不少如雷贯耳的名字。以Simplicity腕表蜚声表坛的Philippe Dufour,发明同轴擒纵的George Daniels,以及炙手可热的F.P.Journe,都是这个协会的会员。整个独立制表师协会有四十余位会员,大多来自欧洲。
制表大师宝玑就是其中之一,在18世纪末期,他发明了陀飞轮。陀飞轮是一项古已有之的复杂功能。早在18世纪末期,为了克服地心引力对钟表走时造成的不利影响,从钟表大师的手中诞生。直至今天,陀飞轮依然活跃在不少高级腕表中。它与万年历和三问并列,被公认为钟表三大复杂功能之一。而在腕表诞生之前,怀表大行其道,它是人们出门在外了解时间的主要方式。为了唤醒人们对传统工艺的热爱,郭鸣精心制作了一枚陀飞轮怀表。
它的直径为53毫米,拿在手上沉甸甸的,质感十足。正面的雕花细腻而美观,分布在时、分表盘两侧。最显眼的得数6时那个硕大的陀飞轮,它与时、分表盘形成一个“8”字形,几乎占据了整个盘面的一半区域。陀飞轮支架经过了拉丝打磨,与整枚腕表古朴典雅的意趣相得益彰。陀飞轮内部则进行了密集的鱼鳞纹打磨。繁复的路易针搭配独特的阿拉伯数字时标或者罗马数字时标,让怀表透着一种精致的韵味。
打开怀表后盖,饱满的机芯尽收眼底。机芯的打磨同样一丝不苟。日内瓦波纹像粼粼的波光那样,在夹板上轻轻地荡漾。大钢轮的螺旋纹打磨美观到位。
“我父亲是机修工,专修缝纫机,我从小在工坊长大,”郭鸣说。回溯1998年,赴澳洲读书的他,原本学的是金融商务,没想到在古董店打工时,却被古董钟表的美深深吸引,那其中,就有陀飞轮。“你知道吗,我亲手擦拭过那些古董钟表,打开机壳,两三百年前制造的机芯零件,像新的一样闪闪发光,”他觉得太神奇了,当时就觉得自己好像打开了一个盒子,里面的宝贝无穷无尽。大二时,他向家里提出,不想读原本的专业了,去香港学习两年的钟表知识。

郭鸣手制钟。
被上海老师傅“嫌弃”
两年的学习后,郭鸣回到上海,成立了自己的钟表维修工作室,并受聘开始担任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钟表维修专业教师。他觉得理论有了,自己缺的是实践经验。于是,业余时间,上海手表厂的退休师傅、对钟表造诣深厚的老先生,都成了他登门请教的对象。
这里面,学问大着呢。例如,传统维修技艺方面,海外因为设备条件较好,有精度很好的校表仪,这就好比维修时候的“尺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而当时国内条件所限,很多时候更需要手工、经验、手感来判断。“对我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逼着我不依赖外物,把自己和钟表机构融在一起,”郭鸣说。
说起来,这种技艺、经验,也算独门珍藏,哪会轻易传人。如今已经70多岁的骆卫平,就是老师傅中的一位。2003年,郭鸣刚找到他时,他挺“嫌弃”,别是小年轻一头热,郭鸣一趟趟登门,对钟表的热忱终于打动了他,交流切磋中,倾囊相授。
人有心脏,钟表中也有一个“心脏”,名为擒纵机构,专门用来分配能量,由于精细度高,维修难度大,国外一般坏了就直接更换,而由于配件不足,国内手表维修领域,练出了修理,甚至手工打造这一手表心脏的绝活。“老师傅都有自己的小车床,做起来看得我心潮澎湃,”郭鸣觉得,这一行,就像海洋一样,学得越多,游得越远,就越感受到浩瀚,觉得自己懂得太少。
如今,当年的老师傅骆卫平依然不时来郭鸣的工作室聊聊,话题已经不复当年,更多谈到的,是新材料在机构中怎么用得更好。
拜名师,从当翻译开始
2012年,他继续出国深造,机缘巧合下,作为一名制表师的翻译,参加瑞士最大的表展——巴塞尔钟表展。
每一次表展上,独立制表师协会都会有一个展区,协会成员每人有一个展台。郭鸣工作的地方,正在钟表大师frank jutzi的展台边。“太幸运,也太幸福,一周的表展,我每天从早到晚都有机会跟大师交流,直到结束前一天,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郭鸣说,那就是向大师提出能否去他那里学习。
生活不是童话,并没有发生大师立刻收徒的情况。“我对你还不太了解,”这是第一句回答,“我从没来过中国,这个暑假,我想去中国看看,顺便来看看你,然后我们再来讨论这个事情。”峰回路转。
那一年的夏天,frank jutzi来中国,看郭鸣的个人工作室,去他家里“家访”,足足待了一个月才回去。9月份,郭鸣的邮箱里,多了一封邮件:“我接受你的请求,欢迎你成为我的学生。”
2013年,这个中国小伙子,在位于伯尔尼的Wichtrach小镇的frankjutzi钟表工作室开始学习制表,学习从如何制作使用工具和钟表零件,并在frank jutzi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件作品。
超过40门专业课程,这样的量不是最难的。化繁为简,从一个手表的齿轮做起,才是更大的挑战。
一只手表,有200多个零件,精密程度高的话,可以达到2000个。而其中,最基础的部件之一,就是齿轮。直径10毫米,每个齿的大小0.3毫米,全手工制造。需要的是设计图绘画的数学知识,来计算齿轮的机械传动结构比率。如何修正齿型,则与机械力学、金属材料学、热处理学、电化学息息相关。一开始,做一个他要花上三天。如今,需要两个小时。
数控制造技术已经成熟,手工造的意义何在?郭鸣说,确实数控的效率高,但数控的原理,也是基于手工经验。他来学习的,老师要传授的,是一种几百年来传承的制表精神。

工具钳子里学敬畏
郭鸣至今记得,老师frank jutzi严格到什么程度,不仅制作的机件,就连工具都要管——
“我们制表维修,有一个常用工具,叫游丝钳,各人也会根据自己习惯来自己做,”郭鸣介绍,自己觉得,工具,能用,好用就行,没想到老师看了他的工作台,专门指出,“你的游丝钳,不行。” 因为用来施力的两边尾部 ,是光滑的。老师说,“这里,要刻上花纹,做成滚花,这样拿在手里,才是稳的,才不会打滑,便于两侧同时发力。这对精密机件,很重要。”
跟让郭鸣震动的,是老师接下来说的,“这样处理,最重要的,是美,是有艺术感。”他感受到的是,大师心中,钟表这门技艺里,对美的追求是无时无刻的,技术也是为美而服务的。
“明明一小时可以做完的东西,都师会花上三小时、五小时来完成,”他说,这份敬畏,是自己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在那里学习一年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完成了自己独立制作的第一台钟——日月镂空钟,灵感来源于伯尔尼钟楼。
整座日月镂空钟用铜镀金制成,以手工镂空、打磨,虽然与机器打磨相比费时费力,但是倾注了制作者的热情,在细节的处理方面尤其出色,也很能展现传统制表的内涵。台钟的指针以太阳和月亮的造型装饰,分别寓意白天和夜晚。这座日月镂空钟原来的动力储存设为七天,但考虑到钟表接近满链和空链的状态下,可能会影响走时,所以,最后动力储存改为五天,这也是动力输出最平稳,走时相对精准的五天。台钟的上链以摇动手柄的方式进行,颇能感受到人钟互动的乐趣。
当他把钟捧到老师面前,这位钟表大师说,“恭喜你,正式迈入独立制表的大门。”
猜你喜欢
影视开题报告4篇
217
英格兰足球队是在哪一年获得世界杯冠军的?
201
搅拌站维护保养
167
宝马5系换装丰田发动机 这样改还真没见过!
158
中山二路的汽车修理“一把手”
213
设备维保合同.docx
116
虚拟机之xp系统安装教程
252
杨浦新增82座“平安屋”!老楼增配新设备、车棚加装简易喷淋
178
Netflix 上目前最佳的 33 部韩剧(24年5月)
139
驱动精灵 9.5.808 万能网卡版官方版
90
北京森歌集成灶维修电话售后服务400热线全市统一报修网点《今日发布》
为什么现在修车行业没人干了?修车改行的都干嘛去了?
月薪过万难招一名汽修工 新能源车4S店四处网罗“三电”熟手师傅
5000亿住宅维修基金沉睡 小区公共收益成糊涂账
沧州学挖掘机哪里好?培训办证多少钱?
房屋维修基金你用过吗 青岛这五种情况不能动
尼康两款镜头一款相机新固件更新:谁也不能落下
怎么查车辆维保记录?只需3招帮你搞定二手车维保记录明细
离合器出现打滑故障,教你怎么做应急处理
离合器打滑的原因,该怎么修理?这篇文章来给你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