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教学如何用好影视资源
2025-02-26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永恒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名著阅读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领略数字时代精彩的文学世界,欣赏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艺术魅力。”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对初中学段学习内容的明确规定和要求。
当下,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将依据文学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或电视剧作品作为课程资源,用以激发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这成为名著导读教学求变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但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名著导读教学与影视资源的结合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弊,用好这把“双刃剑”,关键在于把控好影视资源利用的辅助性原则。
影视资源在名著导读教学中的辅助性体现在哪里
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影视资源的利用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语文课程教学以语言学习和运用为基础。由语言文字所构成的名著作品本身才是学生积累语言运用经验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抓手。学生从名著文学文本阅读中所感受到的语言的艺术魅力以及所获得的独特审美体验是影视作品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无论是从教师“导”还是从学生“读”的角度来看,都要落实在名著文学文本的阅读上。影视资源仅仅是一种补充性的课程资源,在“导”和“读”中所发挥的都只是辅助性作用。
文学与影视具有不同的表意系统。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塑造艺术形象的工具是语言;影视是声画的艺术,其表意系统是具有造型特征的声音和画面。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学生需要以语言作为中介进行联想和思考,进而创造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影视声画表意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直观呈现逼真的艺术形象,在艺术表现上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影视资源在名著导读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在初中名著导读教学中适当利用影视资源,可以优化名著导读教学,补足传统讲授教学模式的短板,推动名著导读教学的创新;其二,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文学名著的影像叙事魅力以及影视资源利用所带来的教学创新有利于调动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同时在跨媒介的文本比较中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名著文本的理解。
影视资源利用背离辅助性原则的两种表现形式
影视资源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就具有教学内容的属性。利用影视资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落实名著导读教学目标,包括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以及通过阅读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名著导读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准,背离了影视资源在名著导读教学中的辅助性原则,导致名著导读教学过程中影视资源利用与教学目标的错位,典型表现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利用课堂时间完整地观看或整节课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以影视欣赏代替名著导读教学和学生自主阅读,把名著导读课上成了影视欣赏课。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下,课堂观看影视作品时间过长,必然挤占名著导读的教学时间。同时,这样的做法也可能导致学生不思考、不研讨、不交流,单纯沉迷于影像的感官刺激,使名著导读课堂教学娱乐化。在无针对性指导和对比分析讲解的情况下,影视资源的利用会与名著导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离脱节,难以发挥出辅助名著导读教学的价值。
二是急功近利,为了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名著的内容和情节,要求学生通过课上或课下观看影视作品的形式替代名著整本书阅读。这种在名著导读教学中过度使用甚至依赖影视资源的做法错误地将影像叙事内容等同于文学叙事内容,严重违背了名著导读教学的初心,偏离了名著导读教学的本质要求,也难以达成名著导读的教学目标。事实上,在名著导读教学及学生名著阅读的考核评价中,部分教师依然较为严重地存在着唯考试、唯分数的功利化观念,影视资源的利用从教学的辅助手段沦为学生应试提分的工具。需要指出的是,经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尽管通常会忠实于原著,但二者由于具有不同的表意系统,其内容转换不可能做到完全对应和一致。作为二次创作的名著改编,编剧和导演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情节进行相应的增减、修改或对角色进行重塑,学生很难通过影视作品的欣赏精准地掌握文学名著的情节内容,更不可能汲取到文学名著中的语言艺术精华。
教师要强化教学目标意识,合理规划利用影视资源

猜你喜欢

奇妙儿童玩具修理手机版


2018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获奖名单(全)


大定海:与汛期“水患”说bye bye


电影制片人何钦在传媒大学举办”中国电影译介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讲座


投资电影被骗了怎么办?影视公司存在合同诈骗如何维权可以追回吗?


彩色电视机修理入门


Mac笔记本电池续航短如何解决?


通用航空发动机发展综述


思科身份服务引擎升级指南,版本 3.1


长沙动漫培训学校---专业动漫培训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