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了数码印刷机不少的优点,可凡事都有两面,它也有让人头疼的缺点。今天咱就来唠唠,纸箱数码印刷机在和传统水墨印刷机的这场 “较量” 中,到底有哪些劣势。
成本之痛:价格高昂的背后
设备投资:巨大的前期投入
先来说说买设备的钱。传统的水墨印刷机,价格一般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就拿常见的中小型水墨印刷机来说,可能10万元左右就能买到一台不错的,这对于很多刚起步或者规模不大的纸箱厂来说,咬咬牙还能接受。
数码印刷机可就贵多啦!
一台普通的纸箱数码印刷机,价格往往在20万元以上 ,要是配置高一些、功能更齐全的,甚至能达到几百万元甚至更高。
耗材成本:持续的高额支出
买了设备,后续的耗材也是个大开销。
数码印刷机用的油墨耗材,价格都比较高。而且,数码印刷机的油墨大多是特制的,价格比传统水墨印刷机使用的水墨贵好几倍。
速度之殇:效率低下的困扰
数码印刷机虽然能快速响应小批量、个性化的印刷任务,可要是面对大量的印刷任务,它的速度劣势就凸显出来了。
假如要印刷10000张纸箱,传统水墨印刷机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而数码印刷机可能需要花费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
材料之限:选择范围的束缚
数码印刷机对承印材料可是挺 “挑剔” 的。在克重方面,一般来说,数码印刷机适合印刷克重在64g/㎡到210g/㎡范围内的纸张 。
要是克重太低,纸张太薄,在印刷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卡纸、褶皱等问题,影响印刷效果;要是克重太高,纸张太厚,数码印刷机可能根本就无法进纸,没法正常工作。
而传统水墨印刷机对纸张克重的适应范围就广多了,能轻松应对各种不同克重的纸张,从很薄的纸张到很厚的纸板都不在话下。
除了克重,数码印刷机对承印材料的表面处理也有要求。
它比较适合表面相对平整平滑的材料。
要是纸张表面太粗糙,油墨就没法均匀地附着在上面,印刷出来的图案可能就会出现颜色不均、墨点分布不匀等问题。
而传统水墨印刷机在这方面的适应性就强很多,不管是表面光滑的纸张,还是表面粗糙的纸板,都能较好地完成印刷任务。
例如,一些表面有特殊纹理的纸箱,数码印刷机可能就难以实现理想的印刷效果,而传统水墨印刷机却能轻松驾驭。
色彩之忧:一致性的挑战
在色彩呈现这块,数码印刷机也有它的 “小烦恼”。
虽然数码印刷机能在短版印刷时,把色彩弄得挺清晰、鲜艳的,可要是和传统水墨印刷机比起来,在色彩过渡和一致性上,它就有点 “力不从心” 啦。
对于一些有精细色彩过渡、超高分辨率图像印刷需求的任务,数码印刷机相比传统印刷机中的高端设备,可能就稍显逊色了。
尤其是在印刷长版、对色彩还原度要求特别苛刻的产品时,数码印刷机在细微处的色彩准确性就容易出现问题 。
比如说,要印刷一幅有大面积渐变色的纸箱图案,数码印刷机印出来的颜色过渡可能会有点生硬,看起来不那么自然;而传统水墨印刷机凭借其成熟的印刷技术和工艺,能让色彩过渡得更加平滑、自然。
在长版印刷中,传统水墨印刷机的色彩稳定性更是优势明显。它能够保证在大量印刷的过程中,每一张纸箱的颜色都高度一致。
耐用之缺:质量稳定性欠佳
咱们日常使用纸箱的时候,经常会搬来搬去、叠放储存,有时候还会遇到潮湿的环境。这时候,纸箱印刷的耐久性就显得特别重要啦。
在耐久性这方面,数码印刷机印出来的纸箱就有点 “不给力”。
数码印刷机用的油墨,在耐磨、耐水等性能上,往往比不上传统水墨印刷机使用的水墨。
要是把数码印刷的纸箱和传统水墨印刷的纸箱放在一起,经过同样次数的摩擦,数码印刷的纸箱表面图案可能已经出现明显的磨损,变得模糊不清了;而传统水墨印刷的纸箱图案可能还清晰如初。
有研究表明,在模拟日常搬运和存储的实验中,经过500次的摩擦后,数码印刷的纸箱表面油墨磨损率达到了30%,而传统水墨印刷的纸箱油墨磨损率仅为10%。
在耐水性测试中,把两种印刷方式的纸箱同时浸泡在水中10分钟后,数码印刷的纸箱图案出现了明显的晕染、掉色现象,而传统水墨印刷的纸箱受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保存、经常搬运或者可能接触水的产品包装来说,数码印刷机印刷的纸箱在耐久性方面的劣势就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
批量之困:成本居高不下
当我们谈到批量生产时,数码印刷机的成本劣势就更加明显了。
对于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传统水墨印刷机的成本优势就在于它能够通过规模效应,不断降低单位成本。
而数码印刷机,就算印刷数量增加,它的单张成本下降幅度也比较有限。因为数码印刷机的设备成本高,耗材成本也高,这些固定成本在大量生产时,分摊到每张纸箱上的费用依然比较可观。
就好比你买水果,买一斤苹果可能要5元,但要是批发一箱苹果,平均下来一斤可能只要3元。
传统水墨印刷机就像是批发水果,随着数量增加,成本能大幅降低;而数码印刷机更像是零售水果,即使买得多,价格也降不了多少。
这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纸箱的企业来说,数码印刷机的批量生产成本高,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阻碍。
要是企业长期使用数码印刷机进行批量生产,成本降不下来,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得很厉害,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环境之弱:适应能力的短板
数码印刷机对环境的要求那是相当 “苛刻”。
它对温湿度特别敏感,一般来说,数码印刷机工作的理想温度是在18℃- 28℃之间 ,相对湿度要保持在35% - 65% RH这个范围。要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湿度不合适,就会出大问题。
温度过高时,油墨的干燥速度会变得特别快,这就容易导致喷头堵塞。喷头一堵塞,印刷就没法正常进行了,印出来的图案可能会缺墨、断线,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温度过高还可能会让设备的电子元件加速老化,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要是温度过低,油墨的流动性就会变差,印刷时可能会出现油墨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图案的颜色就会深浅不一。
湿度方面也是一样。
湿度过高,纸张容易吸收水分,变得潮湿。这样的纸张在印刷过程中容易变形,导致印刷套准出现偏差,图案可能就会印歪了。
而且,潮湿的环境还可能会让油墨发生晕染,使印刷的图案变得模糊不清。要是湿度过低,纸张又会变得很干燥,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会吸附灰尘,导致印刷品上出现脏点,影响美观。同时,静电还可能会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故障。
相比之下,传统水墨印刷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强多了。它对温湿度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在相对宽泛的环境条件下都能稳定工作。就算环境温度和湿度有一些波动,也不太会影响它的印刷质量和设备运行。
这就好比一个人,数码印刷机像个娇弱的 “小公主”,对生活环境要求极高,稍微有点不合适就会生病;而传统水墨印刷机则像个皮实的 “糙汉子”,不管环境怎么变化,都能比较稳定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咱们今天详细比较了纸箱数码印刷机和传统水墨印刷机,不难发现数码印刷机虽然在某些方面有优势,像能快速响应小批量、个性化的订单,但它的劣势也很明显。生产成本高,设备投资大,耗材还贵;印刷速度慢,难以满足大量订单的交货时间;对承印材料挑三拣四,色彩一致性和耐久性也欠佳;批量生产时成本降不下来,技术依赖度高,环境适应能力还弱。
对于企业来说,在选择印刷设备的时候,可不能只看一方面,得综合考虑自己的订单情况、资金实力、技术水平这些因素 。
要是订单大多是小批量、个性化的,对成本和速度要求没那么高,那数码印刷机可能比较合适;但要是订单量很大,对成本控制和印刷速度要求高,那传统水墨印刷机可能更能满足需求。
瞎扯了这么多,仅为个人观点,不一定对,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