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 | 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 适老化设计研究
2025-03-02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A STUDY OF RURAL ADAPTIVE HOUSING FOR THE AGED IN THE SEVERELY COLD REGION IN NORTHEAST CHINA
作者|付本臣 黎晗 张宇
Fu Benchen Li Han Zhang Yu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项目(2013BAJ12B04-01-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131)
原文刊载于《建筑学报 》2014年第11期
摘 要基于实地调研结果,归纳分析东北严寒地区农村老年人居住现状和典型农村住宅的使用状况,综合考虑东北地域特色、严寒气候制约和农村老年家庭居住模式等因素,提出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的适老化设计方法,包含空间组构策略、住宅模式菜单和主要空间的精细化设计方法等内容,进而总结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的适老化设计原则和实施流程。
关键词农村住宅;东北严寒地区;适老化设计;老年人行为模式
我国拥有近半数的农业人口和辽阔的农村地域,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深入,农村老龄化程度增速显著,已达到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57.13%。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农村地区所面临的老龄化问题也更加深刻而显著,加之我国东北严寒地区地域文化独特,气候严酷,农村老年人居住问题具有特殊性。因而,本文旨在研究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的适老化设计,使其在承袭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适应家庭人口结构变迁,促进家庭代际团结。
东北农村老年人居住时态调研
1.1
老年人居住现状分析
基于对调研结果和相关资料的归纳分析,调研地区老年人的居住现状有以下4 点主要特征:
1) 老年人在经济条件的制约下,大多从事多种劳动。根据调研结果,调研地区的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以劳动收入和子女供给为主)。超过30% 的老年人仍然在务农,超过半数的农村老年人年均收入不足1万元。
2) 严寒气候给老年人生活带来不便,住宅冬季热舒适度较低。老年人反映较多的严寒气候带来的居住问题有:冬季住宅室温低,火炕取暖温差大,室外路滑易摔倒等。其中冬季住宅保温问题较为突出。
3) 老年家庭居住模式呈多元化发展,多代居和一代居均存在居住问题。面对不同代人生活需求的差异性,多代居住宅模式单一,对家庭代际关系缺乏合理的空间引导,更缺乏家庭结构变化的适应性。由于养老观念变化和留守、空巢老人数量增多,独居老年人比例增大,而一代居住宅普遍缺乏适老化设计。
4) 老年人普遍希望改善居住环境,同时能延续传统生活习惯。老年人对于东北民居和风俗习惯已较为适应,多数人对住宅的满意度较低,却对住宅的适应度评价较高。目前一些农村计划整村搬迁到集合住宅,调研中70% 以上的老年人对此较为抵触。
1.2
住宅使用现状分析
在所调研的农村老年人住宅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个住宅按照建设年代排序,对比分析住宅的演变模式,建筑形制,家庭结构和住房使用状态等。分析发现农村住宅的空间组织和功能分配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老年家庭人口结构改变,住宅空间存在空置现象。由于子女上学、外出打工、结婚搬走等原因,部分农村老年家庭逐渐向小型化发展,住宅空间得不到有效利用,如3、5、7号住宅。
2) 居餐寝合一现象普遍,老年人的生活受到干扰较大。多数住宅居餐寝活动都集中于主卧室。10 号住宅虽然配有起居室,但是由于空间过大,采暖设施不足,冬季多闲置不用。
3) 住宅室内流线交叉,空间相互嵌套,互相干扰以致生活私密性下降。3、4号住宅的厨房和其他住宅空间相互嵌套,室内串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居寝生活。
4) 多代居住宅缺乏针对性,不同代人的需求难以均衡。4、5、9号住宅的居餐和厨卫空间完全共享,代际生活干扰因素多。6号住宅为双拼格局,家人团聚空间不足,代际凝聚力受到影响。
5) 住宅保暖性能差,老年人居住的热舒适度较低。住宅入口朝北向,体形系数过大,老年人卧室朝北等问题普遍存在。火炕作为农村老年人的居住传统和主要取暖方式,存在温差变化较大和占用空间过大等问题。此外,被调研的农村住宅中还普遍存在院落空间不完整,厨卫空间分区混杂,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东北农村适老住宅空间组构策略
基于调研分析,通过由老年人生活建构适老化空间,由居住模式推导住宅模式的思考过程,综合考虑老年人需求、寒地气候制约和东北乡村特色等因素,分析农村住宅适老化设计的空间组构方法,提出具体策略如下:
2.1
建构整体空间层级
深入分析农村家庭结构和老年人行为模式与住宅空间的联动机制,构建合理的逻辑秩序和空间层级。农村住宅通常具有生产和生活的双重属性,其建设具有自发性和跟随性。因而农村住宅的适老化设计不应直接采用城市模式,应分析农村家庭结构和老年人行为模式,建立行为模式和住宅空间的因应关系,居住模式和住宅模式联动机制。对农村老年人家庭行为模式进行细分(图1) 和适老化设计需求评价,建立行为模式与功能构成的对应关系,分析不同功能的空间关联性,作为空间组构的主要依据。此外,东北严寒地区农村家庭结构存在6项基本类型和18项细分类型(图2),不同家庭结构的居住模式存在一定相似性,同时随时间推移存在演变现象,随时段变更存在暂时转换现象。家庭结构和居住模式的质性分析是建构适老化住宅模式的主导因素。
图1 老年人行为模式与居住空间的关联性分析
图2 农村家庭结构与居住模式的关联性分析
2.2
提高空间适应性
通过潜伏性设计和通用设计,提高住宅空间适应性,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持续需求。为应对家庭的老龄化趋势和居住模式的需求变化,具有适度超前视野的住宅潜伏性设计和通用设计是适老化设计的重要环节。在满足住宅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要求基础上,根据住宅模式的所属类别可能发生的需求变化进行相应的潜伏性设计。例如,组织回游式路径,以简化老年人的行动路线,特别是便于轮椅老人通行;对一些多代居家庭,配置多功能房以应对家庭人口数量的增加,平时可作为客房、储物间、老年人夏天的卧室使用;预留未来的加建空间,以适应家庭人数的增加或老年人的护理需要。
2.3
重视住宅适寒设计
应对东北地区的气候制约,进行住宅适寒设计同时融入被动式节能策略。老年人对于温度较为敏感,对温湿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适寒设计十分重要。在设计中应加大住宅进深,尽量采用双拼、联排式或分两层布置,以减小体型系数。住宅应尽量坐北朝南布局以便充分吸收太阳辐射热,并且采用双进深平面布置,根据空间的热舒适度要求进行分区,例如将老年人主要生活空间设置在南向,将厨房、储藏间等辅助类空间排布在北向,入口优先设置在南侧等;应加设蓄热空间,可在南侧主要空间外墙侧加设组装式阳光房,在冬季封闭作为暖房,增强住宅白天的蓄热功能,减小昼夜室内温度波动,同时可作为南侧走廊组织室内回游式空间动向。此外,住宅的围护材料热工性能、门窗面积和气密性等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4
整合传统与现代技术
适度传承东北民居特色,结合现代技术为其注入新鲜血液。东北民居中一些传统做法值得传承,例如火炕、硬山屋顶和生土材料。火炕在东北农村地区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理疗保健功效,是农村老年人长期习惯的居住方式。因而在适老化住宅中,应在老年人卧室中设置火炕。传统火炕主要利用做饭的余热加热炕面来提高室温,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然而存在温差较大、供热不均、安全系数低等弊端。随着灶台逐渐被天然气和煤气取代,火炕应与室内整体供热体系结合,继续发挥其理疗特点,为卧室进行局部供暖。东北传统民居中的硬山坡屋面由于坡度适当,在冬季排雪同时能适当存雪保温,因而应保留并结合屋面材料合理设计。传统的生土和稻草等材料,经现代化加工后用作住宅围护材料,具有兼顾经济性和节约能源的特点,目前已在东北一些地区建成示范性住房,使用效果较好。
东北农村住宅模式菜单
由上述空间组构的具体策略凝练形成6种农村适老化住宅的基本空间构成模式。对空间组构形式进行量化分析,将每个基本模式拓展为1个基本型和若干演变型,组合生成农村适老化住宅模式菜单的居室布局子菜单(表1),作为设计者在进行适老化设计时与农户进行交流的基本依据,可根据农户的具体情况对住宅模式进行深入演变和功能拓展。6种模式适用于东北严寒地区独立、双拼和联排的农村住宅形式,均应配置一定比例的庭院空间,具体院落布局子菜单如表2所示。
表1 适老化住宅模式菜单( 居室布局子菜单)
表2 适老化住宅模式菜单( 院落布局子菜单)
住宅主要空间精细化设计
主要空间的适老化设计是在空间组构和住宅模式基本确定的基础上,基于农村老年人身体尺度和行为习惯,对于单一空间的形态和内部家具布置进行的精细化设计,应紧密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和老年人生活习惯,适当融合城市适老化住宅的设计方法。结合调研中发现的普遍现象,本文从空间类型角度提出以下适老化设计策略。
4.1
主要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主要包括起居室和卧室,作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核心空间,应做重点考虑。目前农村住宅居住空间普遍存在功能分区混杂、火炕尺度过大、储藏空间不足和轮椅老人通行不便等问题。
起居室是农村堂屋的现代延伸,承载待客、团聚、娱乐等日常活动,宜布置在住宅南向中部,连接卧室和餐厅,并且避免穿行。起居室面积不宜过大,以免冬季耗费取暖能源,建议面宽在3.6~4.5m之间,进深不小于3.4m。起居室中电视作为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娱乐形式,其摆放位置和视距设置需考虑得当。此外,应结合橱柜和墙面布置一定的陈列和展示空间。
卧室是老年人睡眠休息和个人休闲的主要场所,对私密性和舒适度要求较高。老年人卧室应布置在住宅南向,保证充足的阳光和通风。卧室宜与卫生间有便捷联系,到达其他主要空间路径不宜过长。考虑到老年人卧床的可能性,卧室空间随时可能多功能使用,因而空间不宜过小,进深建议在3.4~4.0m之间,面宽不小于4m。建议传统火炕保留但需进行技术改进,以增加安全系数,同时面积应适当缩减,以释放卧室空间,高度应由目前普遍的0.6m降低至0.5m以下。此外,卧室内应设置较多储藏空间,应依据老年人的使用习惯确定具体形式。
4.2
生活附属空间设计
生活附属空间包括厨房、餐厅、卫生间和储藏室等,是农村住宅存在问题较多的空间。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目前东北农村多处于“有上水没下水”的尴尬状态,多数住宅仍使用传统灶台和旱厕。
厨房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到烹饪的主要燃料形式,在有煤气或天然气供应的农村地区,厨房可参照城市住宅进行一体化设计。建议设置L和U形厨房,并留有1.5m直径的轮椅回旋空间。而对于设施落后仍需设置灶台的地区,应通过改进烟筒构造、加设排烟设施等方法加强厨房通风效果,结合灶台位置加设符合操作流线的台面和壁柜,预留燃料暂存空间和米缸等器具的存放空间,同时应预先制定日后灶台废弃改用其他能源的厨房改造方案,预留锅炉房空间。
卫生间包含如厕、洗衣、洗漱和洗浴等功能,是老年人使用安全隐患较高的空间。针对农村普遍没有排水设施的现状,可在室外修埋贮粪坑,依靠自来水或自建水箱提供冲水,通过地下管道排走废物,同时结合使用通风设施排除室内异味。卫生间的适老设计要做到细致入微,包括进行干湿分区,加设安全扶手、防滑设施和紧急求救设备等。为了便于未来轮椅老人使用,卫生间宜设置部分轻质隔墙,便于后期改造。
室内储藏室在农村住宅中较为普遍,由于多用于存放食物,储藏室应与厨房临近。储藏室亦可作为多功能间使用,在需要时可改为客房,或子女卧室等,因而面积不宜过小,并且应结合家庭未来预期的使用需求进行合理布局。
4.3
庭院和生产空间设计
庭院作为集农民居住、简单农副生产和农村家庭邻里交往为一体的复合型场所,在农民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传统东北民居独特的庭院文化,却未被现代农村住宅很好传承,调研中发现庭院空间问题较多,例如庭院被菜园和农具占满,功能分区混乱,缺乏休闲空间等。
庭院空间应进行高效集约利用以节约土地,在合理分区的基础上进行适老化设计。院内尽量避免高差,宅前区入口处最好不设置台阶,以缓坡代替。应做好竖向设计以防止积水,主要通行空间要铺设防滑地砖。庭院内应留有休闲空间,配合种植落叶类乔木,以便夏季遮阳。
生产空间包括储藏室、工具间、车库和作坊等生产用房,应进行统一规划和专业建设,以提高安全系数,并注意不遮挡住宅的主要空间采光。同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预留足够面积的室外生产空间,用于晾晒谷物,储存农具,饲养家禽,种植蔬果等。
总体思考
一个家庭的发展变化过程类似于人的生命,存在诞生、成长、稳定和衰亡等几个阶段,所有家庭都会面临老化现象,因而农村住宅的适老化设计并非只针对老年人家庭,而是为满足各种类型家庭现在或将来在地安养的需求。本文所探讨的农村适老化住宅,适用于东北严寒地区未脱离农业生产或仍保留农村传统生活习惯的一般农民家庭。在住宅适老化设计之初,应结合地区老年人居住现状,进行总体思考和合理定位,确定设计原则和实施流程,作为适老化设计的整体导则。
5.1
东北农村住宅适老化设计原则
东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的适老化设计应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和普遍意愿,综合考虑东北地区气候特点、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创新。应遵循以下4点设计原则:
1) 紧密结合农村老年人实际情况,注重经济适用性。在适老化设计中应尽量节约造价,融入低技术节能策略,同时要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提前预留生产空间。
2) 应对严寒气候制约,融入适寒设计策略。应注重提高住宅的保温性能,改善室内物理环境舒适度,住宅的室外空间要注重防滑、防风和春季防冰挂,提高老年人在室外活动的安全系数。
3) 尊重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节约土地兼顾地域特色。土地集约利用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理念,在设计中应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同时也应尊重老年人的传统生活习惯,延续东北地区的地域建筑文化。
4) 满足农村老年人家庭的多元居住需求,进行潜伏性设计。设计者应改变原有的“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在设计前期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居住模式,提供多元可变的居住选择。
5.2
农村住宅适老化实施流程
农村住宅的建设方式长久以来有别于城市住宅的商业开发模式,上一代农宅建设基本由农民在划定的宅基地内自行建设,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住宅存在居住问题和安全隐患。而近年来东北地区集体建设的一些新农村住宅,虽然提高了住宅的质量,但单一模式无法满足农户的多元化需求,并且普遍未考虑适老化设计。农村住宅的适老化设计应基于设计师、建造师与农户的交流和协作,提高使用者的参与度以确保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并且融入到住宅设计和施工建设的整个过程( 图3)。
图3 农村住宅适老化实施流程
农村住宅的适老化设计追求的是基于人文关怀的精细思考和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持续支援。“使老年人更好地生活”是适老化设计的重要价值体现,因而从宏观到细部的设计全过程,设计者都应紧密结合农村老年家庭的生活习惯和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并且注重引导老年人健康积极的生活。在当今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住宅逐步从原来粗放的建造方式向产业化和精致化发展,随着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居家养老需求增多,适老化设计必将成为未来农村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报告[R/OL],2010.
[2] 国务院办公厅.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R/OL]. 国发[2011]28 号, 2011.
[3] 金虹,赵华. 关于严寒地区乡村住宅节能设计的思考[J]. 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3): 96-100.
[4] 周燕珉,程晓青,林菊英,林婧怡. 老年住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资料采集 |企划办公室 微信编辑 |范雪乔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创立于1958年
业务领域涵盖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
包括前期咨询、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市政交通设计
工程勘察、工程监理与项目代建等
现有员工近千人,专业技术队伍实力雄厚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设计大师、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国务院津贴专家等一大批设计领域技术权威
哈尔滨总部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黄河路73号
综合事务部:+86 451 8628 3317

猜你喜欢

微信主界面的白色咋换 微信主界面的白色如何换


索尼数码影像全明星阵容现身P&E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简章


关于开展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SRTP)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0华中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_华中科技大学高考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docx


技术引领散热器开发 九州风神线上线下销售双管齐下


“互联网+”推动现代农业实现新跨越——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成就综述


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和技术传承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中期检查


3D立体影像技术专家——中国感光学会顾金昌常务理事


建设地铁?万达入住东海岸?汕头这些地方


Surface RT与新iPad,到底谁的显示效果更好


手机连不上wifi是怎么回事 手机连不上wifi是什么情况


京东白条怎么用 京东白条怎样用


wifi拒绝接入是什么意思 wifi拒绝接入的意思是啥


网速和网线有关吗 网速和网线有没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