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文学艺术史基本知识

2025-02-11 本站作者 【 字体:

杂剧术语_元杂剧的有关知识_元杂剧相关知识

演出经纪人《演出市场政策与经纪实务》

文学艺术史基本知识

一、中国文学史基础知识

先秦文学艺术

诗经

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首,分《风》《雅》《颂》,大量运用了赋、比、兴表现手法。是周王朝由盛转衰五百年中国社会面貌的形象反映。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前秦散文

分为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

1.历史散文是在史官文化传统基础上逐渐产生成熟的。

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史书又可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尚书》我们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意义。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国语》最好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

《战国策》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史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

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楚辞

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招魂》《九歌》《怀沙》《九章》等

秦汉文学艺术

秦朝时期

《吕氏春秋》为吕不韦门客集体所著,以儒学为中心兼收先秦各家学说,内容以政治为主,涉及广泛,故一向被列为杂家

《谏逐客书》李斯为劝阻秦始皇驱逐非秦国人所作,文辞华丽,气势奔放,说理透彻,是传诵的名作

汉朝时期

政论散文作家有贾谊和晁错。贾谊的代表作是《过秦论》《陈政事疏》,晁错的代表作是《论贵粟疏》。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汉代文学主要有赋、散文和诗歌。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正史”,作者司马迁

《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作者班固

文人诗以文人五言诗的成就最高,《古诗十九首》是其成熟的标志

乐府民歌:其中《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在结构和叙事的完整性上都达到了汉乐府的最高水平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是古代史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壁”

东汉雕塑:石刻画中最著名的有山东嘉祥的武粱祠石刻、山东肥城的孝武山祠石刻、山东沂南的汉基石刻

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

诗歌

建安诗歌:建安诗人主要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

陶渊明的田园诗:陶渊明史东晋时期,同时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之一。

南北朝民歌:南朝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叙事长诗《木兰诗》

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

“志人”记录人物的逸闻琐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志怪”记录怪异的故事传说,干宝的《搜神记》最为著名

艺术

雕塑:石窟寺艺术中的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绘画:佛画为中心,三国东吴的曹不兴,被誉为中国佛像画的鼻祖。

书法:东晋时期的王羲之被人们称为“书圣”,其子王献之人称“小圣”,父子合称“书圣二王”

唐代文学艺术

唐诗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

诗仙: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圣:杜甫(现实主义诗人)

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诗魔:白居易(现实主义诗人)

诗鬼: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诗豪:刘禹锡

小李杜:杜牧和李商隐(晚唐诗人)

古文运动

(1)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韩愈、柳宗元共同提倡的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2)韩愈: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和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艺术

画圣:唐太宗时的吴道玄(又名吴道子)

草圣:张旭,其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宋代文学艺术

北宋词人

苏轼:号“东坡居士”,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

秦观:北宋后期婉约派词人

李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是其代表作

南宋词人

李清照:婉约派词人,号易安居士,作品有《李易安集》

辛弃疾:豪放派词人,代表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陆游:号放翁,现存诗最多的诗人,代表作《剑南诗稿》

唐宋八大家

唐代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元代文学艺术

元代的戏曲形式有杂剧、散曲、南戏。

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后世称“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

郑光祖:《倩女幽魂》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马致远:被称为“曲状元”代表作《天净沙秋思》《汉宫秋》

明清文学艺术

明代四大奇书

《三国演艺》:历史小说,章回小说开山之作,作者罗贯中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西游记》浪漫主义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

《金瓶梅》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三言二拍

三言: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二拍: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儒林外史》

作者吴敬梓,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戏曲

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史明代戏曲繁荣的标志

汤显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牡丹亭》是我们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

近现代文学艺术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狂人日记》。

茅盾:原名沈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等;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田汉:湖南长沙人,著名戏剧家。主要剧作有《咖啡店之一夜》《名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以及京剧《白蛇传》《谢瑶环》等。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

老舍: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以及其他作品《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曹禺:湖北潜江人,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

巴金:祖籍浙江嘉兴,中国现代文学家、翻译家。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路遥:陕西清涧县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

陈忠实,陕西西安人。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白鹿原》。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等。

二、中外音乐史基础知识

中国音乐史基础知识

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新石器时代的贾湖骨笛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孔子给予“尽善、尽美”评价的乐舞是舜时的《大韶》。

《周礼·春官》中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八音”,也是最早的乐器分类法之一。

金音包括编钟、特钟、铙;石音包括编磬、特磬;土音包括埙;革音包括鼓;丝音包括古琴古瑟;木音包括机、敔;匏音包括笙、竽;竹音包括、笛、管、篪。

中国的乐徽是排箫,属于八音中的匏。

六代乐舞是周朝雅乐的最高典范,分别为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huò)》以及周初的《大武》。

反映周朝音乐文化高度发达的文物标志是曾侯乙编钟,全套六十四枚,三层编制,总音域达五个八度。

五声音阶音程为大二度与小三度,分别为宫、商、角、徵(zhǐ)、羽。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音乐美学论著是《乐记》,现存《乐记》11篇,均保存在《礼记》一书中。

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音乐

“汉承秦制”,汉朝于公元前112年设立了音乐机构“乐府”。汉代乐府音乐有鼓吹乐、相和歌、相和人曲、清商乐。

南北朝时期,丘明传谱的琴曲《碣石调·幽兰》为人们提供了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记谱方“文字谱”。

汉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从“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逐渐发展为有丝竹乐器伴奏的相和大曲。

鼓吹乐是以不同编制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构成多种鼓吹形式。或在马上演奏,或在行进中演奏,用于军乐礼仪、宫廷宴饮以及民间娱乐。

魏晋南北朝传统音乐中占主导地位的清商乐主要组成是江南吴歌和荆楚西曲。

杰出的音乐美学论—“声无哀乐论”是嵇康提出的,嵇康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以善弹《广陵散》(聂政刺秦王)著称。

唐代设置的管理俗乐的机构是教坊,相当于皇家音乐学院。

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是《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李隆基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的。

“说唱”是由长篇叙事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说有唱的歌唱形式。隋唐的民歌分为山歌和小曲两种类型。

宋、元、明、清时期的音乐

宋元时期市民音乐活动的中心叫瓦肆、勾栏。

南宋代表性音乐家是姜夔(kuí),代表作自度曲《白石道人曲》,其中经典作品有《扬州慢》《杏花天影》《凄凉犯》等。

最早的一部规模较大的音乐百科全书是陈旸的《乐书》。

宋、元时期说唱音乐的主要形式有:陶直、鼓子词、诸宫调、唱赚、货郎儿等。

南戏是南宋初期,在浙江温州地方兴起的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民间戏曲。南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走向成熟。

南戏的代表曲目有:《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北曲是以七声音阶为主的北方音乐,在宋金杂剧、院本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戏曲形式。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墙头马上》。

明清曲艺两大类型是板腔、曲调。

明代四大声腔是弋阳腔、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

昆剧的代表曲目有梁辰鱼的《浣纱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传奇剧”的代表人物是“南洪北孔”;洪昇,代表作品《长生殿》;孔尚任,代表作品《桃花扇》。

明代流行的民族歌舞音乐有汉族的秧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藏族的囊玛、锅庄,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芦笙舞等。

晚清时期,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吸收各地民间曲调之长,以“二黄”和“西皮”为基础形成了以“皮黄腔”为主要腔调,影响遍及全国的新剧种—“京剧”

近现代音乐

沈心工: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积极投身于传播现代音乐文化,是最早开设乐歌课、最早使用白话文写作歌词的作者,代表作《竹马》等。

李叔同: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也是著名的音乐家,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最早的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代表作有《送别》《春游》等

萧友梅: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创建了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学院”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

刘天华:专业二胡学派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二胡曲是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

华彦钧:中国民间音乐家,代表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

赵元任: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也是为中国的新音乐开创新纪元的音乐家,代表作品有《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海韵》(徐志摩词)等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流行音乐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毛毛雨》等

黄自:培养出多位近代音乐先驱,对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代表作品有《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花非花》《长恨歌》等

聂耳: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方向的旗帜性人物,代表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毕业歌》《卖报歌》《金蛇狂舞》

冼星海: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被誉为“人民音乐家”。代表作品有《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夜半歌声》等

戏曲界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中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式”作品是《白毛女》

外国音乐史基础知识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音乐

古希腊时期音乐长以诗与乐、舞与乐、诗舞乐“三位一体”等综合艺术形式出现。伴随着诗歌的吟诵出现,如荷马史诗的《奥德赛》《伊利亚特》;伴随着悲剧的表演出现,如三大悲剧作家和他们的悲剧,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的《被束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得《美狄亚》。古希腊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其中弦乐器得代表是里拉琴,管乐器得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古罗马音乐是古希腊音乐财富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中世纪时期的音乐

宗教音乐是中世纪音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后,格里高利圣咏成为教会正式的圣咏。

世俗音乐大量使用乐器,在调式上不经常使用教会调式,而是同时采用伊奥尼亚和爱奥尼亚调式(现在大小调式的前身)。中世纪最重要的音乐家、作曲家代表人物之一是圭阿雷佐。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文艺复兴早期,在法国北部、比利时与荷兰的交界区,诞生了勃艮第乐派,这一乐派较早地使用三声部复调进行创作,代表作曲家为杜费与班舒瓦。

文艺复兴盛期,在尼德兰地区诞生了佛兰德斯乐派,历经三代,第一代代表作曲家奥克冈,第二代代表作曲家若斯坎,第三代代表作曲家拉索。

罗马乐派形成稍晚于佛兰德斯乐派,罗马乐派的作曲家代表为帕勒斯特里那,帕勒斯特里那将佛兰德斯乐派的复调音乐发展到顶峰,最具盛名的《马切洛斯教皇弥撤曲》)写到了6个声部。他的音乐风格冷静、朴素、纯净是罗马乐派风格的代表。

威尼斯乐派形成于15世纪后半,创立者是从佛兰德斯乐派出来的作曲家维拉尔特。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指17世纪到18世纪左右的欧洲音乐。这个时期复调音乐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巅峰,也是巴洛克音乐的主要标志。当时的键盘乐器主要是管风琴积古钢琴,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有巴赫、亨德尔和维瓦尔第。巴赫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巴赫的代表作品有《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等。德国作曲家亨德尔和巴赫被称为“乐坛双璧”,代表作有清唱剧《弥赛亚》。在巴洛克协奏曲的创作方面,没有人可以比维瓦尔第更具影响力,其代表作为《四季》

古典主义音乐

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大师。

海顿是奥地利作曲家,交响乐之父,他的《帝王四重奏》曾被用作奥地利国歌达一个多世纪之久。一生创作有106部交响曲、79首弦乐四重奏、126首三重奏、54首钢琴奏鸣曲等。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中心人物,他创作了歌剧《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魔笛》,交响曲《哈夫纳交响曲》《布拉格交响曲》及《安魂弥撒》等。

贝多芬被认为世界上最有名望的德国作曲家,他是音乐领域的革新者,一生以坚毅的意志战胜个人耳聋的痛苦,写出了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被世人尊称为“乐圣”,作为“交响乐之王”他的代表作有《圆号奏鸣曲》《欢乐颂交响乐》《爱格蒙特序曲》《英雄》《春天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田园交响乐》《致远方的爱人》《悲怆奏鸣曲》等。

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19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

罗伯特·舒曼: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19世纪上半世纪德国音乐史上最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特点。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等,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和生活》《诗人之恋》;艺术歌曲《月夜》《奉献》《核桃树》等

贝多芬: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六交响曲《田园》、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等

弗朗茨·舒伯特: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便是他完成的。代表作有《魔王》《鳟鱼》《菩提树》等

弗里德里克·肖邦:19世纪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也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200部作品,代表作《钢琴协奏曲》《叙事曲》《夜曲》《革命练习曲》等

弗朗茨·李斯特: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第二匈牙科狂想曲》《第六匈不利往想曲》《爱之梦》《超技练习曲》《帕格尼尼大练习曲》等

现代音乐

现代音乐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专业音乐创作。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创始人,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前奏曲》《夜曲》《大海》《意象集》等。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印象派音乐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西班牙狂想曲》。意大利“歌剧之王”威尔第,作品有歌剧《弄臣》《奥赛罗》《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依达》等。

新世纪音乐

新世纪音乐代表人物有理查德·克莱德曼、罗伯特·威尔斯、乔治·温斯顿等。

理查德·克莱德曼以古典音乐为基础,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融为一体。他的乐曲朴实、流畅、优雅、华美,旋律悠扬、和声简洁,充满了诗情画意。代表作有《梦中的婚礼》《秋日私语》《星空》等。

罗伯特·威尔斯,瑞典音乐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同时获得钢琴和作曲两项大奖的音乐家堪称瑞典“国宝”级人物。其作品《摇滚狂想曲》《在山妖的宫殿中》等被誉为“颠覆传统,震惊欧美”的经典力作。

乔治·温斯顿是一位美国钢琴家兼作曲家。被誉为“新世纪音乐之父”。作品有《秋季》《辞冬》《九月》《夏季》《森林》等。

三、中外舞蹈史基础知识

中国舞蹈史基础知识

原始舞蹈的发生

舞蹈最初是与祖先祭祀和生殖崇拜密切相关的。

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舞蹈发展

《大夏》为表现大禹治水的乐舞,又名《夏籥(yuè)》

商代起,舞蹈开始有了巫舞和乐舞之分。

周代有文舞和武舞两种,文舞显示君王以德服人,舞时手持乐器和鸟羽,有《大韶》《大夏》等;武舞显示国家武力强大,舞时手持干和戚,有《大零》《大武》。

秦汉时期舞蹈的发展

汉代特别流行长袖舞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舞蹈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江南士人尚文轻舞,多以“优舞”为主;北方民族剽悍尚武,多以“武舞”“胡舞”为主。

辉煌唐舞

舞蹈有健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等等,其中健舞、软舞最为盛行。键舞有《胡腾》《胡旋》《拓枝》,软舞有《凉州》《绿腰》《兰陵王》

宋、辽、金、西夏的舞蹈

辽时的“瑟瑟仪”:祭祀太阳神,“岁除仪”:祭祀火神。

元代舞蹈

舞蹈种类有:元杂剧中的舞蹈、元代宫廷舞蹈、元代民间舞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六天魔舞》

明清时期

舞蹈有秧歌、跑旱船、跑竹头、大头和尚、狮子舞、龙舞、霸王鞭、高跷等

近现代舞蹈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舞蹈。到国外学习舞蹈的第一人是裕容龄;第一个办舞蹈机构的人是唐槐秋;第一个举办个人舞蹈发表会的吴晓邦;红军时期最流行的歌舞是《八月桂花迪地开》;1932年苏区成立的第一个剧团是八一剧团;解放时期最为轰动的舞蹈作品是《进军舞》;欧阳予情写的一本舞蹈书叫《唐代舞蹈》;天马舞蹈工作室是吴晓邦创建的;新中国第一本公开发行的舞蹈刊物是《舞蹈丛刊》,《红色娘子军》是第一届编导班创作的;中国芭蕾舞剧《白毛女》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红色娘子军》是根据梁信的同名电影剧本改编的;《丝路花雨》“复活了”敦煌壁画的舞蹈形象造了“敦煌舞”,改变了过去民族舞剧只以戏曲舞蹈为基础的一种做法,令观众耳目一新;新中国首次举办个人舞蹈专场的是陈爱莲。

外国舞蹈基础知识

原始舞:

印第安人舞蹈、毛利人舞蹈

民间舞:

朝鲜民间舞、印度民间舞、阿拉伯民间舞、犹太民间舞、夏威夷民间舞、希腊民间舞

交谊舞

波尔卡、玛祖卡、波洛涅兹、拉格泰姆、爵士舞、萨尔萨等

四、中国戏曲曲艺史基础知识

中国的戏剧、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元代,“杂剧”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的《白蛇传》、评剧的《秦香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剧《十五贯》,粉碎“四人帮”后的京剧《谢瑶环》、莆仙剧《春草闯堂》、吕剧《姊妹易嫁》。

阅读全文
本站访客:83580
1097476955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951535724

189515357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