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与认同: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出场困境
2025-03-20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知识分子问题已然成为一个热门理论与现实社会问题, 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和社会功能是人们关注的主要兴趣点。 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和其社会责任内涵具有多义性, 如曼海姆将知识分子理解为 “ 自由飘浮的、非依附性”无根的以追求普遍的、 公正的判断和真理的特殊社会阶层, 古德纳认为, 知识分子是一类掌握着专门化的知识和训练的新社会阶级, 马克思则强调知识分子的面向社会实践的精神导师或政治领袖的社会身份, 韦伯强调学院化的价值中立社会立场的学术工作者, 齐格蒙· 鲍曼认为知识分子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社会下立法者到现代性条件下仅仅承担一种社会阐释者的角色转变过程,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源自于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即这个世界由观念构造并受到观念的统治, 屈服于观念的力量。 这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基本上可以概括为 “ 思想观念性的精神群体”。 本文所指的知识分子, 是指知识社会学意义上的那些可以称之为人类价值的守护者的人们, 它并不意味着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仅以知识技能作为谋生手段的脑力劳动者, 是肩负着对社会事务的批判介入和对公共领域的深切人文关怀的社会责任的智识群体。一、 知识分子身份裂变与身份认同危机“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所囊括的思想自由之真谛, 构成了现代知识分子理性视野中道德文章的至高追求和其获取社会认同的自豪之源。
知识分子的这一自 豪源自 于古德纳所谓的他们自 认具备一种 “ 基于自身的反思及借助这种反思来决定其行动方针的能力”, 从而在理论争论过程中, 知识分子强调自主性。 然而, 这种 “ 自主性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必需品或一种道德的渴望, 也是新阶级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集团社会利益的表达”。[1]古德纳通过对知识分子依附性的描述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努力争取一种独立社会地位, 在这种努力过程中, 知识分子的利益诉求必然反映在其理论思想之中, 从而导致其实际身份与所谓中立客观思想的分裂与对立。 这种分裂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知识分子的价值诉求与社会民众的价值认同存在巨大冲突, 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具有过多的个体性, 难以担当其关照社会的责任。 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城邦即 “ 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同职能参加而合成的一个有机的独立体系”[2]。 但是, 从现实层面来看, 社会是在利益冲突中形成的, 存在知识分子追去的公意与普通民众追求的众意之间的差别。 知识分子在社会利益上与民众不同, 因社会职业、知识背景的不同, 知识分子基本生存不成问题, 在经过自 由主义的民主观念启蒙以后, 他们对自身权利的要求远高于普通民众。
他们对社会事物各有其独立见解, 需要充分的表达自 由; 他们有更多政治参与的愿望, 希望自 己的见解能够影响现实, 能够按照自己的观念改造或建构自己的生存环境, 所以他们要求更多的政治民主。 知识分子的这种权利诉求, 与当下现实所能提供的满足条件严重不相容。 且不相容越尖锐, 知识分子就越能感受到身份与认同: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出场困境 *李西杰(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江苏镇江212003)摘要: 知识分子的利 益诉求必然反映在其理论思想之中 , 从而 导致其实际身份与 所谓中立客观思想的分裂与 对立。 通过构建一种基于知识分子良知的社会认同 , 确立自 身 学术“问 题意识”, 探究问 题, 激发民众的认知需求, 促使利 益攸关者主动参与 直面实践, 是知识分子身份和知识分子认同 的明 晰化的必然。关键词: 知识分子; 社会身份; 认同 危机中图分类号:B82-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 ( 2010) 09- 0060- 03Vol. 31 No.9Sep.2010第 31 卷 第 9 期2010 年 9 月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 Soc.Sci)* 本文系 江苏省 社科研究基金项 目 “网 络社会高 校德育环境的 挑战与 对策研究”(06JSBZX006)及主持江苏科技大学引 进人才 科研启 动基金项 目 “知识、身 份与 认同 : 高校青年人文教师 现状研究”成果之一。60--

猜你喜欢

闰四月有啥讲究 闰四月有什么讲究


【交大MBA经验分享】提前面试B+10,坚持还是放弃?复试又如何逆袭?


手冲咖啡的10个实用建议


注意.会宁县医院重大医讯通告


手游穿越火线的英雄大头模式,让你玩到脑袋大!


种方法,让肌肉线条越来越清晰!


法律专业外,总法律顾问还需具备的十八般武艺 | 法务圈


数字化转型的黄金圈法则


乡镇法律工作者守则


如何打电话订火车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