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学习法:理解、拓展和应用知识的有效方法
2025-02-21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6)不断重复和优化图像,直到你一想到它就能很快地回忆起知识。
像比喻一样,内在化也是个创造性的试验过程。你不可能一开始就想出完美的图像来。重要的是开始去做,在不断地优化、抛弃图像中不适合的部分,最后你一定会得到一幅记忆深刻、栩栩如生的图像。比喻法和内在法结合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抽象但重要的知识。
过程和内在化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你首先要用一个比喻来替代抽象的知识。虽然应用比喻法有点繁琐,但是当难以想象出概念的图像时,比喻法还是很有用的。
拓展观点的技术就是图表法,图表是内在化的简化。创作图表比想象一幅图像花费的时间更多,但是操作起来更加容易,而且可以用于非常抽象的观点,抽象的观点一般难以想象。在学习时,图表技术也可以很容易地和笔记流技术以及积极阅读相结合。
一幅图表就是一幅将多个信息压缩在一起的图画,图表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带有数字信息的图表。散点图可以将成百上千的数据点压缩到一张图中,流程图技术可以把一系列复杂的内部作用关系和步骤绘制到一幅图中,让人容易看明白。
一般书中都有一些示意图,用来简化信息。在没有示意图的地方,你可以自己绘制图表,即观点流,画出不同的概念或将不同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有三种主要的图表类型,分别为流程图、概念图和图像。三种类型的适当组合可以帮助你理解几乎所有的概念,图表的唯一缺点就是它花费的时间要比比喻法和内在化更长。不过,经过练习,我们是可以提高画图表的速度的,可以在一分钟内画出粗略的图表来。
以图表为基础的流程图适用于绘制一系列的步骤、绘制历史事件、绘制一个系统等几个方面。流程图的基础是从一个简单的元素开始。然后在这个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不同知识之间画出联系箭头。在画图表时,可以从最原始的观点出发,然后逐步画出其他相关的观点来。
图表是最重要的是方便你的理解,而不是追求漂亮的图画。人们很容易追求所谓简单、整洁、美观的图画,不过随后却要花费成堆的时间去理解其内容。只要能满足你的需要,简单和杂乱的图都是可以的。
概念图将观点联系在一起,与笔记流密切相关。概念图里的关系并不是某个顺序中的不同步骤或是按日期顺序排列的观点,而是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在不同观点之间画上箭头,箭头上还需要加上一些简单的话语,说明二者是什么样的关系,最后形成知识网。
假如你想画出小说中的角色关系,你可以先把主角放在图的中间,然后其他人物以他为中心按照与主角的关系分别画在旁边。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理顺思路,将庞大的知识组织得条理分明。
从最重要的观点出发,不断发出分支细化知识及分解观点。
图像不是一种专门的图表类型,不过图像构成的图表非常重要,所以我把它放在这儿介绍。图像强调的是用粗糙简单的涂鸦来代替文字,包括观点和观点之间的联系,图像比文字更加生动,容易记住。
你们可以经常画一些小图像以代替某些重要的观点,它们在你的脑海中会记得更清晰,没有必要花费很长时间画一些复杂的图画。花10~20秒简单地涂鸦是比较好的选择。
图表可以和比喻及内在化混合在一起,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随意信息是整体性学习法中的一个难点。针对随意信息,如何联系、比喻以及内在化呢?例如,一系列日期、一系列步骤和科学公式。
在一般情况下,这些信息只能靠机械记忆了,整体性学习法则要尽可能地避免死记硬背。取而代之,用比喻、内在化和图表法,创建模型和最终的结构时应用大脑的最好、最快的方法。不过,在有些情况下,这些办法效果并不好。
随意信息内容太多,太复杂的信息都不容易被我们理解,它们需要不同的技术。假如你发现联想法不能帮助你理解材料,或者你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这时候处理随意信息的方法就很适合了。这些处理随意信息的方法介于机械记忆和整体性学习之间。联想法、挂钩法就是处理随意信息的方法,它们能加速记忆,而且也符合大脑的学习方式。机械记忆好比拿刀切菜,整体性学习就是寒光闪闪的解剖刀,而联想法、挂钩法则算是切牛排的餐刀。处理随意信息的方法需要你不断地练习,理由如下:
(1)不经常使用它们。有些人平时很少使用联想和挂钩法,正因为你不常用,所以练习非常重要。
(2)这些方法比较复杂。联想法、挂钩法和信息压缩技术很少依靠直觉,需要多加练习才能很好地掌握。
随意信息的结构很弱,总是需要某种转化后才容易学习。
联想法它的目的就是将一系列观点串在一起,就像链条,一旦进入链条中的一环,就可以轻易地到达链条中的其他环节。
联想法在处理一系列随意信息时效果很好,包含步骤的过程信息、按顺序写下的名字或公式,都可以应用联想法。随着不断地练习,你可以迅速地将数十个知识点连在一起。
联想法与机械记忆关系更大,不过,我还是推荐大家用比喻法、内在化法和图表法。
使用联想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创造顺序---先在纸上写下你打算记住的很多信息,在你能理解的前提下,迅速地将信息分成几类。把要处理的信息罗列成一个线性的清单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用联想法保存数据的唯一方法。
举个例子:用联想法记忆杂货清单。
(1)香蕉(2)牛奶(3)烤豆(4)黄油(5)果酱
第二步:给清单中的每一项设一个符号。如果清单中是抽象信息的话,你可以给每个抽象信息设计一个容易识别的符号。如果你要记忆一些管理条例,那么你可以运用联想法每一条原则设计一个助记符。
设计的符号要能迅速让你联想到原始的知识,因为联想法记住的是视觉符号,而不是抽象信息本身。所以如果符号和知识之间没有什么相关性,那联想法就无法起作用了。除非你确信能从视觉符号想到原始知识,否则就不要使用联想法。要记忆公式,可以将公式中的字母用一个相关的有实际意义的物体来替代。
创造一个生动夸张的图像能够将序列中的两个符号联系在一起。这表示你需要创造出图像联系1、2、3等等。
根据以上杂货清单的例子来说,首先我们要想象一幅图画来联系香蕉和牛奶。你们可以想象这幅图画里面有一只巨大的香蕉,有一群奶牛在香蕉上面散步,是不是很夸张呢?
这种夸张、古怪、滑稽、荒诞的想象正是联想法的精髓所在,假如这种联系平淡无奇,不够夸张、不够生动,不能让自己兴奋,回忆起来也就很困难。这样的联系称为弱联系,而前面那种称为强联系。或者你可以幻想你大学时代你暗恋的小姐姐化作仙女飞往桃花岛为你采摘香蕉,然后她在回来的路上,看到大草原上有很多奶牛在奔跑。--这不就联系起来了吗?
在1和2建立联系之后,接下来就要想象2和3的联系了,想象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来建立牛奶和烤豆之间的联系呢?你们想象巨大的豆子在和一盒牛奶进行摔跤比赛。
做完所有的联系之后,再回忆一下是否很容易地从1联想到2,3,4直至最后,如果中间有困难,说明你想象的图画不够生动、夸张、搞笑、荒诞,你需要重新想一想。
联想法和整体性学习法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想象力。你想象的图像越是夸张、奇特,那么联想的效果就越好。
尽管联想法用起来比其他方法更费时间,但是可以通过练习提高速度。不过在有些情况下,使用联想法也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符号重复怎么办?如果公式里有重复的符号怎么办?我建议你给同样的符号加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就不会混淆了。比如公式里有两次括号,前面的括号可以想象成蓝色的手镯,后面的括号想象成红色的手镯。相当于你的双手,虽然相同,但是双手还是分左右手的。
联想技术的一个缺点就是假如联想链中某一环如果断裂了,你就无法继续往下进行,这就是我为什么建议联想链最好不要太长的原因所在。5~15个就差不多了,超过这个数量,建议你就把大联想链分成几个小的。
符号最好清晰简明,容易记住,假如你设计的符号不够清晰,联想链可能就会失败。有些人掌握了联想法之后就会创造只有自己看得懂的速记,使用符号代替一帮的常识、短语甚至是单词的音节。
在一些列表中,你可能需要添加一个联想,用一个触发物和列表中的第一项联系起来。在杂货铺的例子中,如果你想不起来清单上的第一个对象,你怎么可能记得起来整个清单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要用一个触发物与清单上的第一个对象联系起来。比如以你的行李作为触发物,与杂货铺建立联系,或者用店面本身作为触发物。一旦看到触发物,你应该就能想起第一个联想以及它后面的所有环节。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于考试,将第一个项目与某个观点联系起来。
挂钩法类似于联想法,利用挂钩系统,你可以将要记忆的信息与数字联系在一起,所以即使这些信息并不是按照特殊顺序排列,你也能回忆起每一个信息来。挂钩法对于记忆日期类的数字也是很有用的。挂钩法并不是将一系列观点互相联系在一起,而是将每一个观点与一个特殊的数字联系在一起。一般我推荐大家应用挂钩法记忆的知识点不超过12个,不过改进后的挂钩法可以让你们记住数百个完全没有关联的知识点。
挂钩法首先要给基本数字创造形象,你可以给13个数字设立13个押韵的单词,用来储存13个数字,这13个位置可以用来记住数字、概念以及步骤。
一旦你建立了挂钩系统后,你就可以将任何符号与这13个位置联系在一起,想象一瓶葡萄酒喝一把刀打架的场景就能让我记住刀。
挂钩法与联想法类似,只不过挂钩法不是将信息与前后知识点相连,而是将信息与具体0~12个数字联系到一起。用这种方式记忆,如果其中一个联系破坏了,其他的联系还是很容易想起来的,只需要花点力气回忆你的数字挂钩系统。
如何使用挂钩法记忆日期呢?如果你是文科生那你一定避免不了学历史,那我们怎么记忆日期呢?
第一步:创造与事件相关的图像。
第二步:将1、4、9挂钩。
高级挂钩法就是使用0~9的声音和数字0~9建立联系,而不是押韵的图像。不过很少有人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对于大多数情况而言,没有那个必要。假如你想在朋友面前炫耀你惊人的记忆力,那你可要好好学习一下高级挂钩法了。
信息压缩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储存大量随意信息的方法,信息压缩的目标是减少信息的容量。寻找信息的逻辑关系,可以通过记忆术、图像联系和笔记压缩法三种主要方式进行信息压缩。
记忆术是用一个短语或单词来储存数个信息的方法。记忆术很简单,只要你想要压缩的信息不太多,选好一个短语或单词能组织好信息就可以了。最好的记忆术应该选择尽量简单通用的短语或单词。
图像联系可以看作联想法和图表法或内在化的综合体,办法就是把几个信息联系起来并且用一张图来表示。
使用图像联系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创作一幅画而将多个信息放在其中。首先你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替代每一个信息,然后再将这些符号放在一张图像中。
笔记压缩对于快速掌握大量材料是一个有用的办法。它可以作为应用其他信息压缩技术、联想法、挂钩法或其他整体性学习法的起点。笔记压缩的目的就是将一大堆需要学习的知识减少至几页笔记。
(1)让你能组织大量的信息。通常,在一堂课的时间里要记住数以百计的事实、概念和观点,并将之完全分好类是很困难的,但是假如信息只有两三页纸,要组织好就容易多了。
(2)更容易建立联系。信息压缩后,可以更仔细地观察课程的整个结构,让你更好地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压缩笔记的步骤如下:
(1)拿几张空白纸。准备好要压缩的笔记,这个练习可能会花费一两小时,所以要确保你有这么多时间。
(2)用最小的字,写下笔记中的主要观点。使用尽可能少的字。
(3)接着写下与之相联系的观点、公式、概念或定义。尽可能写小一点或写少一点,节省空间。
(4)持续上述自由写下观点的过程,直到笔记中的每一个主要观点都写了下来为止。最后你得到大约1~3张密密麻麻写满信息的纸。
(5)有时候,还可以更进一步,将上面压缩后的内容加工、修饰得更有条理,更好看一些。
你可以自由决定压缩多少内容,可以是一堂课的内容,也可以是一门课的所有内容,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意愿。
要深入拓展你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果你是自学者或者参加的是职业教育,会很少碰到死读书的问题。但是假如你需要将很多抽象的课程进展到一定的程度,而这些信息可能不太重要或者未来很多年都不一定用得上,就有可能陷入死读书的困局中。
通过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知识就会记得更牢固。
实际应用并非一种按步骤进行的技术,它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寻找不寻常的方式去应用观念,也许你现在还不知道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或是数学知识,但是我确信如果你能花费十分钟做一次头脑风暴,一定会有大收获。
模型纠错实际上就是实践的代名词:不断地练习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测试自己是整体性学习过程中纠错的唯一手段。你不可能只看看程序,就知道错在哪里,只有亲自上机测试一下,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同样的道理,大脑中的错误也需要通过测验、解决问题以及完成作业来纠正。
假如整体性学习过程完成得非常好,纠错花的时间就越少。就像一个熟练的程序员写出来的代码错误率会很低。完美无缺是不可能的。因此,要不断练习,不断纠错总是个好办法。以下是模型纠错过程中的一点建议。
1,分清是拼写错误还是概念问题。
我相信很多程序员都碰到过写好的程序无法运行,问题仅仅是某个字母打错了,花了半个小时跟踪一个问题,只不过是变量名写错了。但是假如你不理解一个基本概念和某个算法,问题就严重多了。
模型纠错同样如此,当你发现模型存在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是简单的错误还是关键概念的理解出了问题。对于简单的错误,只要仔细点就可以了。若是概念问题,那就需要仔细看看模型、比喻法以及内在化的过程是否犯了错误。
花费数小时重复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与死记硬背没有什么不同。我宁愿花时间采取散弹枪策略进行纠错。所谓散弹枪策略就是每一种类型的问题都做一做,同一类的问题不要重复。当然,我觉得如果你必须要花好几个小时重复同一个问题,那么就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不过,更好的办法是尽早使用整体性学习办法,这样你就能更容易地学会解决某类问题的办法。
把总的练习时间分配到每一天,不要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把全部练习时间都集中在考试前做。每天一次快速充电比考试前一个晚上大量突击更容易坚持。
重复练习同类问题是一种缓解的学习方式。模型纠错是必要的,但如果你需要反反复复做同样类型的问题,你可能需要在拓展或理解阶段做更多的工作。如果你觉得不太理解某个主题,试试返回去做做拓展工作。
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是部分人喜欢的自学方式,这种水平的学习可能对大多数普通学校的学生而言显得太深了。但是在没有老师指点、没有考试负担时,这种学习方式很有用。
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式简单地说就是设定一个需要1~3个月达成的目标,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达成了目标也就达到了学习的效果。为了完成项目,你必须围绕着目标努力学习,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符合整体性学习的一个过程。
1~3个月的项目可能使人产生畏缩情绪,但是假如你对项目兴趣浓厚,我相信这是快速学习的最好方式。与前两种扩展信息的方法一样,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也没有固定的公式,以下介绍一些应用这种方法的例子。
(1)编程---设计一个大概需要1~3个月完成的项目,比如一个小的程序,建一个网站,写一个小游戏。
(2)历史--关于你正在学习的某个历史问题写一篇探讨性的文章。
(3)财务会计---选择几家你打算投资的公式,对它们的财政报表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在开始设计一个项目之前,有些建议如下:
(1)从小项目开始。一个好的项目会提升你的层次。但是太大的、看起来遥遥无期的项目会动摇你的信心。所以,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学习,还是设定一些需要花费1~3个月的项目为佳。
(2)记录下来,将完成的项目的过程记录在纸上,将工作进度记录在纸上会加强你的自信心,翻阅前面的工作,会激发你继续进行下去的欲望。
(3)创造一个有意义的目标。仅仅有一个项目还不够,我发现只有项目完成后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时,学习才更为主动,热情更高。假如项目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设立的,项目本身具有的意义会激发你的热情,并使你为着目标而持续地努力工作,不断学习。
学习仅仅为了通过考试是远远不够的,假如你不能应用所学,即使考试成绩再好也无济于事。整体性学习的最后阶段就是应用,你不仅仅要理解和拓展知识,而且要测试、纠错和应用知识。
知识完整地从获取阶段进行到应用阶段对于考出好成绩并不是必需的,但是如果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走得越深入,记忆得就越清楚,应用得就越灵活。
运用费曼技巧,你能达到过目不忘。
费曼技巧的具体措施就是:
(1)理解那些你没有真正掌握的知识点。
(2)记住那些你能理解,却可能在考试中遗忘的知识点。
(3)作为一个考前学习的高效率方法,很多学生花了不少时间在图书馆度过,学习的效果却平平如其,运用费曼技巧,你只需要花上20分钟就能深入理解知识点,而且记忆深刻,难以遗忘。
费曼技巧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
(1)选择要学习的概念---首先选好你打算深入理解的概念,拿一张空白纸,在最上方写下概念的名称。
(2)设想你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
这一步你要假想自己费尽口舌让一名毫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听懂,并把你的解释记录下来。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在自我解释那些你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识过程中,你会理解得更好,而原先不明白的地方也得以理清。
(3)当你感到疑惑时,返回去吧---每当你碰到难题感到疑惑时,别急着往下走,学习不是单行道,回过头来,重新阅读参考资料、听讲座或找老师解答,直到你觉得搞懂了为止,然后把解释记到纸上。
(4)简单化和比喻 ---如果你的解释很啰嗦或者艰涩,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述它,或者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以更好地理解它。
如果你想理解一个观点,你可以通过这种技术仔细地查明到底是什么地方你不明白,然后你可以去翻阅教材、笔记或询问老师,弄清楚到底你遗漏了哪些关键知识。
如果你想为了通过考试而记住一个观点,你可以把重点放在寻找一个好的比喻或者简化词句上,不必追求彻底的理解。
最后,如果你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运用费曼技巧复习时,要把学习材料抛到脑后,费曼技巧对于自我测试、考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是一个真正的好办法。因为如果你不翻阅教材书就能用自己的话把观点解释清楚的话,那么就意味着你真正理解了该观点。
总算写完了整体性学习法的所有内容。打字打得我手都麻了。尽管也没几个人会看到这里。因为这篇文章太长了,高达9000字。
下一篇我还打算出一篇回顾篇,将整体性学习法整理一下。
---------------------Thank you for reading so far .-----------------------------

猜你喜欢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十大法则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知识的力量作文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知识总结报告


红米怎样把软件移到内存卡


学唱歌到底是唱歌技巧重要,还是情感表达重要? - 哔哩哔哩


牙齿美白方法大揭秘!


中介 强开好享贷最新3大技巧


智能诊疗时代,更需筑牢医患信任基石


喘不上气怎么办?专家教你平稳度过哮喘高发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