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在荒野中吟唱:为鸟类代言的博物学家|“译文有你·创作营”优胜文章06

2025-04-12 本站作者 【 字体:

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里,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看到大雁和白头翁花,与看电视相比,哪个更重要?

他自己的回答是:前者不但更为重要,而且是一种不可剥夺的权利。

对于那些不看天空、不听雁叫的人来说,三月的早晨是单调灰黄的,大雁只是一堆不值钱的羽毛。可对于包括利奥波德在内的一些人而言,成群的春雁喜欢喧闹着去玉米地旅行,它们出发前和返回前总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每天如此,直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节。

讲述飞翔的生活

海子认为,亨利·大卫·梭罗这人有脑子,“用鸟巢做邮筒/两封信同时飞到”。但许多康科德人觉得,梭罗只是个不走正道、爱唱反调的疯子兼傻子,爬上最高的松树去找鸟巢或欣赏风景,自己也成了邻人眼中的风景。梭罗就像他笔下那只独自嬉戏长空的鹰,“它并不是很孤独,倒让它底下的整个大地显得很孤独”。

《瓦尔登湖》脱胎于梭罗的演讲,潘庆舲先生的译本以可读可诵为目标,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瓦尔登湖的两年里,梭罗除了阅读、写作、种菜、勘测土地,还用大量时间细致地观察和记录自然,与康科德本地的草木鸟兽交流,写成大量日记和笔记。他拿着一本夹植物标本的旧乐谱、一根丈量土地的手杖,走遍瓦尔登湖林区的每一个角落,还划着船到湖上,被足智多谋的潜水鸟放声喧笑。

这部林居纪事,用诗意的语言描写了这位诗人在湖畔木屋的简朴生活,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自然文学作品、无可争议的现代散文范本。布莱把梭罗的“诗意声音”选编成《飞翔的生活》,对于梭罗选集来说,这确实是非常贴切的书名。他像狐狸和鸟一样,对乡村了如指掌,和他一起散步是愉快而荣幸的事情。爱默生在梭罗的葬礼上还回忆说,他为一睹“夜鸣莺”的未知身影寻觅了12年,爱默生好心地提醒,一旦梭罗找到了这种不分白天黑夜歌唱的“夜鸣莺”,恐怕就会觉得生命中没有更重要的东西了。

种子的旅行中的旅行是什么意思_旅行的种子_有声读物一粒种子的旅行

(点击上图收听有声书)

在《瓦尔登湖》里,梭罗会一连好几个钟头,观看野鸭子在湖中央游来游去,或在湖上空来回盘旋,因为他和野鸭共同热爱这一泓湖水。他讽刺农场主佛林特用自己的名字来给瓦尔登湖旁边的一个湖命名,其实佛林特最爱钱币的反光,从来没有看见过、喜爱过、保护过这个湖,“从来没有说过这个湖的一句好话”,反倒要在湖中开垦农场,把野鸭当作入侵者。梭罗像西格德·奥尔森一样,认为飞过天空的野鸭群,出没于山间的灰熊,野外的声音、气味和记忆,以及他在野外所看到、所喜爱的一切,都具有无形的价值。

梭罗锱铢必较地计算八个月的总支出61.9975美元,却是为了证明,在自然的经济体系中,钱没有那么重要,一年工作六周就能收支相抵。之后,梭罗用卡鲁的诗问道:“最有价值的是什么?”在那个年代,鲜有美国人认为观鸟或荒野有什么价值,“夜鸣莺”和野鸭有什么重要意义。《瓦尔登湖》初次问世时,梭罗在扉页上题词:“我无意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可我要像破晓晨鸡在栖木上引吭啼唱,只要能唤醒我的左邻右舍就好。”他用笔记录鸟儿的啼叫,给乡民们演讲湖边生活的好处,希望别人也能知道鸟语花香的无形价值。他大声宣称“世界保全在野性之中”,用俯拾皆是的幽默惊醒麻木的文明人,庆幸人类还飞不起来,不能像蹂躏大地那样去蹂躏天空。在他的名篇《散步》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希望为大自然说话,为绝对自由和野性说话。”

大自然经得起最细致的观察,梭罗愿意看、闻、尝、听、摸一切未开化的事物,于是才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话。本地鸟类是他的好邻居,被他编织进了大自然的许多故事里。保护生物学家纳班介绍《对一粒种子的信念》时说,梭罗不仅用“名词”给植物命名,而且追踪森林的“动词”,讲述鸟类、啮齿类和昆虫如何传授花粉和扩散种子。鸟类学家、梭罗全集编者之一艾伦甚至编辑出了《梭罗新英格兰鸟类笔记》,发现“他对这么多种的鸟类说了那么多值得说的事情”。例如梭罗在日记里写道,乌林鸮温和安静,神情庄严,涵养功夫深。这种胸部有褐色斑纹的猫头鹰在《瓦尔登湖》里也有一只,它栖息在白皮松的低矮枯枝上,虽然明知梭罗在离它很近的地方站着看了半个钟头,仍然两眼半睁半闭打着盹儿,就像一只长翅膀的猫,懒洋洋的。

种子的旅行中的旅行是什么意思_有声读物一粒种子的旅行_旅行的种子

大自然用很多声调在说话,但只有一个声音。梭罗是超验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相信世界的整体统一,相信自然和人有交感,季节变化与人的精神成长相对应。现存最早的梭罗作品,是他10岁的作文《四季》。他卷帙浩繁的日记,也有鲜明的季节感。而《瓦尔登湖》这部自然志始于春天,经历夏、秋、冬,终于春天,充满了草木枯荣、生命循环的微妙细节。书中,梭罗听棕林鸫在八月的啼唱,听猫头鹰越冬时的土话,惊叹于“第一只报春的麻雀”。的确,他非常关注动植物的生长和活动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曾被利奥波德称为美国的“物候学之父”。诗人钱宁提到,“他记录落叶的时间、候鸟的来去,记录动物的习性,以及季节的变换”,梦想着为康科德制订日历和年鉴。受此启发,保护生物学家普里马克团队的《瓦尔登湖变暖》用一批物候学资料,来研究瓦尔登湖生态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他们发现,马萨诸塞州最早的鸟类数据记录竟出自梭罗,他勤勉地制作了内容广泛翔实、格式相当正规的康科德鸟类到达日期表。不过他们也发现,瓦尔登湖附近约350种植物中有一半的数量减少了,有五分之一的物种已经完全消失,许多花的开花时间比梭罗时代早了一周。

《瓦尔登湖》最早的汉译本出自徐迟之手,1949年在沪出版,1982年经修订后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按照徐迟自己的体会,这是一本极静极静的书,只有夜深人静之时,等心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能读出“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像乔治·艾略特那样从书中感受到“深沉而敏感的抒情”。平静的湖是大地的眼睛,测得出人性的深浅。“梭罗迷”E·B·怀特的《重游缅湖》里有一篇百年纪念书评,认为《瓦尔登湖》“还在引我们侧耳倾听,还在传递我们行将遗忘的那种语言”。那种语言就是棕林鸫的鸣啭声,也是梭罗为自然和野性所说的话,是夜的一缕细声。

鸟之王国的代言人

住湖畔木屋的梭罗对自然的赞美、对自我的内省、对社会的批判,容易“让人浑身不自在”。相比之下,住山间石屋的约翰·伯勒斯是“一个更为友善的梭罗”。这位“带着双筒望远镜的诗人”刚一出道,就写出了成名作和代表作《醒来的森林》。

不少博物学家术业有专攻,如植物之于卢梭,蝴蝶之于纳博科夫。而伯勒斯被誉为“熟悉并热爱鸟的人”,他一生的作品除了文学批评以外,多以鸟为主角。在“山杯书系”中,《醒来的森林》题材集中,很好识别。用《大西洋月刊》主编豪威尔斯的话说,此书“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鸟的画面”。但与其说是“画面”,不如说是“动画”。这不仅是因为伯勒斯笔触极其细腻、生动,把鸟写活了,而且是因为,他写的就是活鸟,尤其喜欢捎上“河地和天空”写出鲜活的林中鸟。他甚至说,每逢参观自然博物馆,都有一种参加葬礼的感觉,因为鸟一旦做成标本就不再是鸟了。

在伯勒斯眼中,活的鸟有其时间、处所和步态。季节的流转伴随着特定的鸟与花,美洲猪牙花开放,标志着前辈奥杜邦最心爱的棕林鸫要登场。“五月份刚露面时他还有些害羞内向,没到六月底就已变得温顺熟络了。”他占据了森林的首层空间,但在卡茨基尔山只分布于东面和南面山坡,圆润的颤音回荡在寂静的树林里。“他一言一行皆成诗文,举手投足均是美态,连捉甲虫或从泥里叼虫这样最寻常的动作,由他做来都像智言妙语般赏心悦目。”

旅行的种子_种子的旅行中的旅行是什么意思_有声读物一粒种子的旅行

(点击上图收听有声书)

把标本摆弄出飞翔的姿势,强行赋予人类的心理,也不算真实的鸟。那个时代,有些流行作家笔下的鸟会把石头举过头顶来砸碎食物,或者把羽毛上的水抖到巢里给蛋降温。伯勒斯认为这些行为要么不存在,要么纯属偶然,要么只是作者牵强附会的揣测。他虽然使用“他”“她”“歌手”“有羽毛的族类”等拟人称谓,但努力对抗那种自负的冲动,批评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威廉·朗恩等作家把道听途说的故事或自己虚构的寓言称为真实的博物学描写。

但是,这并不代表伯勒斯推崇堆砌事实的鸟类大全。《醒来的森林》专门提出了“酿蜜论”,阐述了他对反映与创造、倾听与转述的理解。他在卡茨基尔山区和哈德逊河畔的观鸟经历中,添上了自己观察身边、观察家园的私人体验,提炼出带有伯勒斯风味的“一纸邀约”。他还提倡从日常话语中选取平易近人的文学语言,用明晰、形象的笔法,写出朴实无华的作品。与梭罗、缪尔等“同行”的作品相比,《醒来的森林》爱用“小词”,词汇不算丰富,句子一般不长,更容易读懂。

某种程度上,伯勒斯之所以能酿成《醒来的森林》,关键就在于让鸣禽在书页中说话,使之成为一本“有声读物”。对他而言,“所有鸟儿在春天都是新生的或曰未来的歌唱家”,鸟的歌声里“包含着认识其生命的线索”。只有听到鸟的声音,才能了解它,并与之亲近。据说,他能听出一只知更鸟在模仿褐弯嘴嘲鸫的歌声,另一只知更鸟借用了鹌鹑的音符,一只从东部西迁的草地鹨学会了新歌。在书中,他不但听得出棕林鸫、隐夜鸫和棕夜鸫的旋律最优美,而且能够分辨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对不同的演唱技巧品评一番。棕林鸫的歌声曼妙悠然,属于弦乐;隐夜鸫的歌声曲调更高,像是银号。倾听这些高空精灵吟唱的圣歌,才知何为神圣,何为高贵:“我趁夜登高赏景,快到山顶时,一只隐夜鸫在几杆之外开始唱起晚歌。在孤寂的山上听着这歌声,眼见满月刚从地平线上升起,顿觉城市生活的浮华和文明社会的骄傲是那么微不足道,一文不值。”读到此处,不妨在网上把它们的叫声找来听一听,就会知道伯勒斯所言不虚。惠特曼正是听了伯勒斯激动的讲述以后,把隐夜鸫的哀鸣写入了他悼念林肯的名诗《当紫丁香上次在庭院绽放》。

有声读物一粒种子的旅行_种子的旅行中的旅行是什么意思_旅行的种子

从伯勒斯对声音的描写可以看出,他喜欢精读自然之书的“纤细字迹”和微言大义,连振翅、摇尾的小动作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和耳朵。他认为,隐藏是鸟类和各种野生动物的技艺,看与不看,一切都在那里。要想在灌木丛中找到鸟,心中必须先有鸟的形象,而观鸟首先在于爱鸟:“喜爱使眼睛锐利,使耳朵机灵,使双手敏捷,使脚步迅猛。”

与鸟对话,就是与整个世界对话,更是与自己对话。“我们越来越看见世界的愚蠢与自负,进而去欣赏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伯勒斯的职业其实是华盛顿的金库保管员,但他觉得满架的葡萄比满柜的美钞更加赏心悦目。他常常对着铁墙回忆年少时的夏日田野和森林,重温与鸟为伴的日子,用发自内心的情感来书写自然,《醒来的森林》就是如此神游的副产品。他回想自己在铁杉林的散步,也忆起林中居民梭罗在松树林的散步,从定居树上的名门贵族那里传来一阵压低的欢笑,伯勒斯和梭罗都听见了。

再也没有鸟儿歌唱

约翰·伯勒斯后来成了美国博物学奖项的名称,1952年的伯勒斯奖章得主是蕾切尔·卡森。她在获奖感言里说:“自然世界在今天比历史上任何一天都更需要报告者和解释者。”10年之后,她用一部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经典作品,报告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解释了自然的价值和意义。

“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樫鸟、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入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年20书”的《寂静的春天》虚构了一个真实的美国小镇:曾经有迁徙的候鸟在春天和秋天蜂拥而至,连冬天也有无数的小鸟在雪层上露出的浆果和干草的穗头上啄食;直到有一年,鸟儿不再飞来报春,如同济慈的诗句里所说,“没有鸟儿歌唱”。

有声读物一粒种子的旅行_旅行的种子_种子的旅行中的旅行是什么意思

(点击上图收听有声书)

卡森用大量过硬的证据表明,鸟儿的歌唱之所以静息下来,是因为人类在农场、园地、森林和住宅到处使用五花八门的剧毒农药,来消灭“害虫”、野草和老鼠。无论是当年还是今天,都有一些从未读过此书就猛烈批评其结论、诅咒其作者的“热心读者”。当然,原因之一是这本书比较硬核,仅“主要”文献来源就有近六百条,文献清单在1962年初版中占据了整整55页的篇幅。在写作此书之前,几本畅销书早已使卡森名利双收,她又何必劳心费力,主动引得一身恶名呢?

她在给友人的信里说,写完此书,自己才算是“为所有的鸟、其他生物以及自然界内所有可爱的事物尽力了”,要是在应当抗议时懦弱地沉默,那么她再也不能幸福地倾听棕夜鸫的歌唱,将陷入深深的自责。其实在此之前,卡森就写过一篇文章“帮助孩子感到惊奇”,并考虑把它扩展为一本书。她甚至为新书拟好了十个章节的标题,在提纲旁边注明要参考奥杜邦和梭罗的书,并写写“倾听棕夜鸫”。在《寂静的春天》里,她也谈到歌声最优美动听的橄榄背鸟、鸫鸟和蜂雀由于食物中毒而大量死亡。

显然,卡森经历过荡漾着鸫鸟歌声的春天。15岁那年,她写过一篇征文,讲述自己领着狗到宾州的山里去观鸟。林地里面铺着芬芳的松针,只有树叶和流水的声音才会干扰这庄严的寂静。他们循着鸟鸣发现了普通黄喉地莺、山齿鹑、拟黄鹂、杜鹃、蜂鸟、橙顶灶莺的鸟巢甚至鸟蛋,伴随着棕林鸫和黄昏雀的鸣声愉快地回家。

卡森难忘鸫鸟的歌声,也更容易发现鸫鸟命运的变化。1959年,她向《华盛顿邮报》投稿,认为导致鸫属候鸟数量锐减的原因是喷洒了有毒的杀虫剂和除草剂。文章结尾写道:“鸟儿的歌声突然沉寂了,鸟儿给予我们这个世界的色彩、美丽和乐趣也在消失,这足以让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极其遗憾。”后来,这成了《寂静的春天》“再也没有鸟儿歌唱”那章的第一句话。

有声读物一粒种子的旅行_旅行的种子_种子的旅行中的旅行是什么意思

其实早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杀虫剂”变成“杀生剂”的问题就引起了卡森的关注。她确信大规模喷洒DDT存在巨大危害,并逐步积累了大批材料。然而《读者文摘》等多份主流杂志拒绝了她的相关文章,只有在《纽约客》担任编辑的E·B·怀特非常支持她的选题,促成了《寂静的春天》问世。致友人的那封信,正是她得知《纽约客》同意连载《寂静的春天》时所写。说句题外话,书的扉页引用了怀特的句子,而怀特也是一个会为失去鸫鸟感到遗憾的人,因为夏洛的催眠曲是这样唱的:“青蛙和鸫鸟,赞美这个世界多么好。”

让卡森念念不忘的,既有鸟儿的歌声,还有飞翔在天空中的翅膀。她把《寂静的春天》献给倡导敬畏生命的阿尔贝特·施韦泽,她自己也凭借这本书名至实归地获得施韦泽奖。她在领奖时回忆说:“我想到一个清晨,日出时我站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沼泽中,注视着一群又一群加拿大雁从湖边休憩的地方起飞,低低地飞过我的头顶。在那橙色的晨晖中,它们的羽毛就像褐色的天鹅绒。”这一经历其实来自1947年春的考察见闻,她印象最深的是夜晚的蛙、振翅的鸟、涉水的鹿,特别是喋喋不休的加拿大雁:“它们翅膀的图案装饰了你头上的天空。它们野性的音乐夹杂在保护区内的其他各种声音里,时而渐强,变成激昂的大高潮,时而渐远,又变成律动的暗流。”

在书中,她还提到宾州美丽如画的鹰山鸟类保护区,秋天的许多日子里,“这儿持续上升的气流使巨翅鵟和鹫鹰不需要花费气力就可以青云直上,使它们在向南方的迁徙中一天可以飞过许多路程”。那是在1945年的秋天,她随奥杜邦学会到鹰山远足,来到岩石嶙峋、截风而立的山顶,半闭着眼睛躺在被雨水刷白的石灰石上,看着鹰迁徙的壮观景象,想象鹰航行在这空气的海洋上,而自己就沉在海底。

卡森提到,在加利福尼亚、伊利诺伊、得克萨斯等地,人类发动了一场对付紫翅椋鸟的不必要的战争。她在华盛顿期间,就目睹了紫翅椋鸟在夜晚栖息前空中调兵的迷人情景:“它们在建筑上空成群盘旋,用精巧复杂的图案装点夜空。它们自发的表演由飞行的纯粹喜悦所驱使,美得难以名状。”

对于鸟类的爱好是卡森写作的重要精神资源,在她看来,“很少有什么乐事能比得上在春季候鸟迁徙的清晨‘观鸟’”。同事发现,与她一起突然拐进云杉林里,总会是激动人心的探险,这不仅是因为对动植物增加了许多了解,最重要的是“见识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新方式”。正如卡森放在床边、睡前总会读上几页的梭罗《日记》所说:“问题不在于你看什么,而在于你看见什么。”《寂静的春天》也写道:“我们中间的许多人生活在世界上,却对这个世界视而不见,察觉不到它的美丽、它的奇妙和正生存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物的奇怪的、有时是令人震惊的强大能力。”这一感受,是梭罗、伯勒斯、卡森等博物学家共同的亲身体会。

责 编 寄 语

本文提到了三本关于鸟类的书,或许会让你对这一物种更加熟悉和偏爱。

在《醒来的森林》中,我们跟随巴勒斯来到著名的美国哈德逊山谷,倾听林中鸟的音乐会,我们走进弥漫着原始气息的森林,观察不同的鸟类筑巢的乐趣,我们在巴勒斯自己的小花园中,看到“鸠占鹊巢”的一幕。

这又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鸟的书,她让我们享受到鸟语花香和大自然的清新优美,还有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更重要的,她告诉我们对待大自然的一种态度。

当 Wake-Robin这种植物开花遍布林间时,标志着所有鸟类的到来。愿你一生皆有鸟儿陪伴。

——刘宇婷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阅读全文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列国鉴·阿联酋|记者观察:从沙漠渔村到全球都市,探寻迪拜的“发展密码”

列国鉴·阿联酋|记者观察:从沙漠渔村到全球都市,探寻迪拜的“发展密码”
新华社迪拜4月26日电(记者苏小坡)从沙漠边缘的贫瘠小渔村,蜕变为全球知名的繁华...

肯尼亚电子签证材料需要哪些?

肯尼亚电子签证材料需要哪些?
申请者只需提供必要的文件和个人信息,便可以获得电子签证,通过电子邮件接收签证批准...

小学生去游乐场作文400字【六篇】

<strong>小学生去游乐场作文400字【六篇】</strong>
小学生去游乐场作文400字【六篇】 【#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去游乐场作文400...

炎陵黄桃上市发布会开到了深圳,一天签单超200万斤

炎陵黄桃上市发布会开到了深圳,一天签单超200万斤
发布会上,炎陵县山农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王子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湖南三好果业等企...

关于奥地利签证申请须知

关于奥地利签证申请须知
关于您的签证申请人需本人递交签证申请。如果申请人之前获得过申根国家的签证,可以委...

八条线路8月17日起升级开通 观光巴士新线邀您感受大美中轴

八条线路8月17日起升级开通 观光巴士新线邀您感受大美中轴
8月17日起,北京旅游集散中心优化开通8条以大美中轴、潮朝阳等为主题的观光巴士线...

坝上草原自驾游攻略

坝上草原自驾游攻略
坝上草原自驾游攻略,张北,篝火,自驾游,蒙古包,坝上草原,自然风光

定兴县文联、摄影家协会到昌利农业观光园调研采风

定兴县文联、摄影家协会到昌利农业观光园调研采风
为助力“雄北首县 品质定兴”建设,3月27日,定兴县文联、县摄影家协会负责人一...

中国六座最有名的电视塔:其中一座直径才30米,高度排名世界第二

中国六座最有名的电视塔:其中一座直径才30米,高度排名世界第二
广州塔昵称小蛮腰。以观光旅游为主,坐落在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塔附近,塔身主体高454...

云南优质当地旅游团:口碑佳、体验丰富,昆明国际旅行社值得推荐

云南优质当地旅游团:口碑佳、体验丰富,昆明国际旅行社值得推荐
云南是南部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昆明国际旅行社是一家在当...
本站访客:3699
1097476955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951535724

189515357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