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攻略

称职家长,先从钢琴课上不玩手机开始 | 争鸣

2025-03-25 本站作者 【 字体:

钢琴课上常见的场景是,老师苦口婆心,学生面无表情,家长低头玩手机。有些家长会说,我都交了学费了,也陪孩子来上课了,玩玩手机有错吗?这话看似没毛病,其实折射出家教理念的误区。

家长,是一个需要认真学习才能干好的“职业”,但在我们身边放眼望去,家长却几乎成了一个水到渠成无需学习即可胜任的“职业”。最普遍的状况是,有了孩子自然就晋升成了家长。那么做家长究竟需不需要学习?如何学?从哪里入手?答案是肯定的:当然需要学习。以学钢琴为例,笔者以为,就从钢琴课上不玩手机开始。

心理学研究表明,决定孩子成长的要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环境,二是教育,其中环境所占的比例更大。

“孟母三迁”的典故,就很好地诠释了环境的重要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平时工作十分繁忙,却把孩子们教育得非常优秀。记者采访钱老探其究竟,钱老说,我和他们的妈妈科研工作非常繁重,回到家往往都是一人一台书桌,不是查阅资料就是动笔写方案,很少管孩子们。孩子们在玩耍之余见我们都在静静地伏案看书,他们也就慢慢跟着拿起书看,看着看着顺理成章地就成长成才了。

孩子上钢琴课时,看到家长在边上轻松地刷着抖音、玩着微信、逛着淘宝、翻着八卦新闻,他会作何感想?这当家长也太爽了吧?这做琴童也太苦了吧?你倒是在那里轻松地玩着手机,我却在这里辛苦地学着钢琴!

那么家长不玩手机,做啥?

首先是认真地听课,在认真听课时表现出对孩子学琴的关切、欣赏和认可,孩子在你的瞩目下会变得更加投入和专注;其次是适当地参与,老师在有些提问和律动环节可以让家长也参与进来,这样既可让课堂活跃生动,又可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再次是做一些听课笔记,做完笔记有利于课后与孩子交流学琴的体会,因势利导地去促进孩子的钢琴学习。这里还要给家长提个醒,认真听课的家长往往又容易在课后扮演一个严师的角色,这也是不可取的。家长要多做一个倾听者,做一个有感而发的观众,或者用“角色互换法”尝试自己做做学生,让孩子来扮演钢琴老师,这样孩子的学习热情一定会大增。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的积极参与和因势利导,会十分有助于提升孩子学琴练琴的兴趣。所以笔者奉劝家长,想做个称职的家长,先从钢琴课上不玩手机开始。

- THE END -

阅读全文
本站访客:83481
1097476955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951535724

189515357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