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价格大全

上世纪日本房价暴跌,却悟出一个硬道理,中国楼市会重蹈覆辙吗?

2025-11-24 本站作者 【 字体:

最近不少人刷到日本房价的旧事:上世纪90年代泡沫破裂后,东京核心地段房价跌了87%,全国陷入“失去的三十年”。再看国内,温州房价较历史高点跌超60%,就连北京也有近18%的回撤,难免让人犯嘀咕:中国楼市会不会走日本的老路?

其实不用过度恐慌,日本当年摔的跟头确实留下了硬道理,但中国的基本面、政策逻辑和市场特征都与之不同。这场对比里,藏着对楼市未来的清醒判断,也藏着普通人该有的应对思路。

中国楼市会不会重蹈日本覆辙_是在房价去库存_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原因

一、先把日本的“坑”说清楚:泡沫怎么吹大又破了?

日本房价暴跌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政策、资金和预期拧成的死结,最后被一根“针”戳破了。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手里有钱的企业和居民都想靠房产增值。恰逢当时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房贷门槛一降再降,大量资金像潮水一样涌进房地产。更关键的是,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核心城市土地供给刚性,供需失衡让房价陷入“买涨不买跌”的循环——东京一套房的价格能买下美国加州一套别墅,成了当时荒诞的现实。

戳破泡沫的“针”是利率。1989到1990年,为了抑制通胀和资产泡沫,日本央行短期内把房贷利率拉高了3.5个百分点。这一下直接掐断了资金链:普通家庭还不起月供,只能降价卖房;房企贷不到款,项目烂尾,银行坏账飙升。短短几年,房价雪崩,经济也跟着陷入长期停滞,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失去的三十年”。

日本用惨痛代价悟出的硬道理其实就一条:房价脱离人口、收入等基本面,全靠货币和预期堆起来的繁荣,迟早会塌。 而利率、土地供给这些政策工具,一旦用错时机或力度,就可能成为压垮泡沫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中日楼市的核心差异:我们不会走一模一样的路

现在大家担心的“重蹈覆辙”,本质是怕中国复制日本的剧情。但只要对比关键数据就会发现,两者的“剧本设定”从根上就不一样,主要体现在三个核心差异上。

首先是调控逻辑完全不同。日本当年是“猛踩油门又猛踩刹车”:先靠宽松货币刺激需求推高房价,泡沫大了又急着用加息抑制需求,这种“一刀切”的操作直接引爆了风险。而中国的调控早就转向了,2018年“资管新规”后,政策重点从“抑制需求”变成了“规范供给”,比如“三条红线”直接管房企融资,从源头控制泡沫,没有走日本“先放后收”的老路。

其次是人口和城镇化的底子不同。日本泡沫破裂时城镇化率已经78%,人口增长基本停滞,没有新增购房需求托底。而中国现在城镇化率才64%,每年还有数百万人口进城,核心城市的人口流入趋势很明显。更关键的是,中国居民储蓄率不低,中低收入群体储蓄率甚至比高收入群体还高,不是没购房能力,而是预期弱,这和日本当年居民储蓄增速下滑的情况完全不同。

最后是经济和产业的支撑不同。日本当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后,产业升级没跟上,大量资本外流,所有行业都不景气。但中国现在是“分化”状态:房地产增速放缓到2%,但非地产行业景气度还保持在5%,制造业、新能源这些产业正在接棒支撑经济。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让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不会像日本那么严重。

这些差异不是小细节,而是决定市场走向的关键变量。就像两个人爬山,一个走的是陡峭的悬崖路,一个走的是有护栏的缓坡,虽然都可能遇到颠簸,但摔得粉身碎骨的风险完全不一样。

三、中国楼市的真实挑战:风险在哪,底气又在哪?

说不会重蹈覆辙,不代表没有风险。当前楼市的压力确实不小,但这些压力和日本当年的泡沫破裂不是一回事,应对的底气也更足。

先说说真实的风险点。最大的问题在房企端:这几年房企新开工面积四年收缩了65%,地价跌了32%,相当于日本13年的跌幅。融资紧张还导致竣工出了问题,期房正常竣工率只有40%左右,很多刚需因为怕“烂尾”不敢买房,这又加剧了房企的流动性危机。还有市场分化的问题,三四线城市户均住房超过1.2套,供需早就过剩了,但核心城市还有需求,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情况给调控增加了难度。

但底气也很明确。政策工具箱里的工具还很多:既能“因城施策”,比如一线城市优化限购、三四线控制供地;也能直接稳房企,参考日本当年用财政注资缓解房企流动性的经验,现在国内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化解房企风险。更重要的是需求基础还在,这几年销售下跌45%,其中有20%是投资需求退潮,剩下的其实是刚需被“保交楼”问题压制了,只要信心恢复,这部分需求就能释放出来。

还有个关键的市场信号能托底:租金回报率。美日的经验都显示,只要租金回报率超过房贷利率,哪怕房价没涨,销量也会回升。日本1993年销售反弹时,租金回报率3.7%就超过了3.6%的房贷利率,美国2009年也是如此。现在国内部分城市已经接近这个临界点,这可能成为市场企稳的“隐形支点”。

四、未来会怎么走?三种情景和给普通人的建议

基于这些现实,中国楼市未来不太可能出现日本式的“硬着陆”,更可能是三种情景中的一种。

最可能的是**“软着陆+分化”**:核心城市因为人口流入、配套成熟,房价稳中有降后逐渐企稳,甚至像东京那样慢慢回升;三四线城市则长期去库存,房价很难回到高点。这种情况符合“大城市化”的规律,也是政策最想引导的方向。

概率较低的是**“硬着陆”**:如果房企风险大面积传导到金融体系,或者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但从目前政策力度看,这种极端情况被严防死守,可能性越来越小。

最不可能的是**“V型反弹”**:在人口增速放缓、库存偏高的背景下,想回到以前“普涨”的时代不现实,就算政策刺激,也只会是局部回暖,不会全面反弹。

对普通人来说,与其猜房价涨跌,不如根据这三种情景做好规划,这才是最实在的“用户价值”。

如果是刚需买房,别被市场恐慌带偏。优先选人口净流入、产业基础好的核心城市或都市圈,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的重点城市。尽量买现房或准现房,避开高负债房企的期房,首付多付点,月供控制在家庭收入的30%以内,留出3-5年的现金流安全垫,就算收入波动也不怕。

如果是改善型需求,核心看“置换性价比”。别追高溢价的“伪豪宅”,重点选地段好、物业强、配套全的房子,比如靠近地铁、学校的次新房。置换时尽量“以小换大、以旧换新”,减少中间成本,避开那些人口流出、产业空心化的城市。

如果是房产投资,彻底放弃“低买高卖”的幻想。现在投资房产要算“现金流账”,看租金能不能覆盖月供和物业费,租金回报率低于3%的房子尽量别碰。可以关注核心城市的小户型公寓,租客需求稳定,流动性相对好一些,但千万别加杠杆。

不管是哪种需求,都要优化家庭资产结构。别把所有钱都砸在房子上,尤其是只有一套自住房的,更要配置些流动性好的资产,比如基金、存款,做好风险对冲。毕竟房子从“增值品”变成“居住品”是大趋势,资产多元化才是稳妥的选择。

结语

日本房价暴跌的教训确实值得警惕,但把它直接套在中国楼市上,就像用旧地图找新路,容易走偏。日本的“硬道理”是让我们明白,房价不能脱离基本面;而中国的“新现实”是,我们有不同的政策工具、人口基础和产业支撑,能避开当年的大坑。

未来楼市的关键词不是“涨”或“跌”,而是“分化”和“理性”。核心城市有支撑,普通城市去库存;房子回归居住属性,投资回归现金流逻辑。对普通人来说,看懂这个趋势,选对城市和房子,合理配置资产,比纠结“会不会重蹈覆辙”更有意义。毕竟,楼市从来不是赌局,而是和生活、家庭绑定的长期规划。

阅读全文
加载中~
相关推荐

买车预算占家庭收入的多少比较合适?

买车预算占家庭收入的多少比较合适?
买车不仅仅是支付一笔购车款那么简单,后续还会有保险、加油、保养、维修等一系列费用...

这类理财产品近6月年化收益率达18.10%,怎么选?

这类理财产品近6月年化收益率达18.10%,怎么选?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权益类产品的收益表现亮眼,8月份,该类产品近6月平均年化收...

想有五星级的家?2025年07月烟台莱山这些大于14000元/㎡的楼盘,价格高品质更优!

想有五星级的家?2025年07月烟台莱山这些大于14000元/㎡的楼盘,价格高品质更优!
当建筑不仅仅停留在钢筋水泥这一实用价值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足够...

全国 地瓜/红薯 最新 报价2019/11/21

全国 地瓜/红薯 最新 报价2019/11/21
大家众所周知,现在地瓜大量上市,市场供货量自然而然会随之前供需两旺的局面!今天主...

支付宝余额宝体验金是什么怎么使用 收益奖励计算方法

支付宝余额宝体验金是什么怎么使用 收益奖励计算方法
支付宝余额宝体验金是什么怎么使用 收益奖励计算方法

走访节后成都月嫂市场:均价5000,你接受吗【2】

走访节后成都月嫂市场:均价5000,你接受吗【2】
月嫂家政中介门口热闹非凡春节期间月嫂行情暴涨,不少外地月嫂都赶着返乡过年,就算提...

贵金属行情分析软件哪个好(关注黄金行情用什么app好?)

贵金属行情分析软件哪个好(关注黄金行情用什么app好?)
1. 关注黄金行情用什么app好?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黄金行情的相关 App,以下是...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契税是指不动产产权发生转移变动时,就当事人所订契约按产价的...

2024年淘宝直播店1月退货运费险优惠政策来了!

2024年淘宝直播店1月退货运费险优惠政策来了!
为进一步降低卖家在平台的经营成本,淘宝直播本地化运营团队整合生态资源,针对淘宝直...

中国优秀博士后奖励规定

中国优秀博士后奖励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博士后管理制度,奖励在科学技术、教育...
本站访客:55362
1097476955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951535724

189515357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