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打造“红色马栏”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5-03-19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穿八路军装,行军拉歌、练习大刀术;沿途百姓纳鞋底、纺线,碾军粮,为八路军战士送来一碗碗绿豆汤……这一幕幕昔日抗战场景和军民鱼水情深的画面,不是在拍摄电影,而是门头沟区打造的“红色马栏”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特色体验项目。
门头沟区拥有丰厚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北京发展史上贡献了“一腔血”。位于斋堂镇的马栏村是门头沟区众多红色村落中的代表,有着深厚的革命传统。1938年八路军挺进斋堂川,创建平西抗战根据地和八路军第四纵队,1939年在第四纵队的基础上成立冀热察挺进军,并在马栏村设立司令部。马栏村的党员群众献粮食献儿孙,一个小小山村,居然组成了一个“马栏排”,有40多位马栏儿女为抗战献出了生命。八年抗战,马栏村到处留下了英雄的足迹,马栏村人民用国仇家恨和满腔热血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抗战史诗。1997年,马栏村民集资创建了北京市第一家村级抗战陈列馆——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为马栏村开展红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色马栏”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整个村庄当背景、当舞台,以京西斋堂马栏村抗战史为研学主线,目前共开放预约两条学习线路。主办方对马栏村进行了整体舞美包装,“复原”了挺进军、警卫排、卫生所、枪械所、《挺进报》印刷所、军人小卖部等年代场景,专业演员团队和由马栏村民组成的群众演员团队齐出动,深入引导参观者,通过人物角色、道具、置景、音效的气氛营造,力求给体验者强烈的代入感,再现烽火岁月,展现马栏人民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军民团结抗战的鱼水之情,使党员群众深入感知革命初心,重温党史党魂。
“红色马栏”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参观者即是实景剧中人,需统一更换“八路军”军装并进行队列训练,编好行进纵队后,在引导员的带领下进村。自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就仿佛“穿越”到烽火年代,沿路会遇到盘查通行证件、询问口令的“八路军”哨兵,会发现“站岗放哨”的村民,还有为“八路军”纳鞋底的乡亲。沿着古老的街巷行进,街巷两侧斑驳的墙面,长着蒿草的屋顶,仿佛都在讲述这个村落古老的历史。刺刀操、大刀术等军事基本功练习也必不可少,擦拭枪弹、制作土手雷、碾军粮等充满年代感的体验活动,让参观者切身感受战争年代的艰辛与困苦,深切体验当年的军民鱼水情。
在经过了一系列实景体验之后,主办方为大家安排了红色教育主线。在马栏真实的历史遗迹中聆听党课;在“马栏排”纪念墙前致敬英雄;在红色放映厅重温庄严的入党瞬间。在经历“触摸党史,感受党魂”的人生一课后,红色之旅的参观者可以在“马栏记忆电子墙”上郑重留下每个人对党的心中感言。
基地负责人介绍:“利用好马栏村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党史党魂鲜活地存在于每一个青年人的心中,是我们打造‘沉浸式’爱国主义红色教育线路的初衷。线路构建的许多场景,还动用了大量的村民作为群众演员,不仅带领村民积极参与红色教育,也带动了村民就业。希望参观者和马栏村民一起,亲手触摸,用心感受,在山野间拥抱初心。”

猜你喜欢

西安财经大学校长赵敏娟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夏令营具体活动方案


一体化就业服务,大连北大青鸟旗下人力资源公司迎风起航


马英九急了!台湾“慰安妇”仅剩一名健在,还未等到日本正式道歉


杭州夏令营十大排名!杭州TOP10夏令营机构


个人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湖北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验深化行动典型案例


在防控疫情中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


工会系统推出职工互联网+健康管理新模式


观察反思成就教师自主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