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学
2025-03-15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学院成立时间:2003年
三、杰出校友
学校最大的财富是校友,学校最大的成就是校友的成就。学院多年来通过校友传帮带、班主任联系、坚持走访地方校友会、参加校友活动。我院毕业生中有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有投身于商海大潮中的创业先锋,还有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政治精英。
卜基田,1987年毕业于基建财务信用专业,现任北京抱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3年10月,卜先生在母校捐资设立江西财经大学教育终身成就奖(冠名抱朴奖教金)。
万丰,1995年毕业于投资经济管理专业,现任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
朱福敏,2008年毕业于金融学专业,目前任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副教授,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国数量经济学会数字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应建彬,1997年毕业于保险专业,现任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分公司副总经理。
四、国际交流:建团队,促留学,国际化办学上台阶
我校连续多年荣获江西省教育国际化水平排行第一名。
金融学院有近一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提升了我院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水平。在2018年到2023年期间,学院每年有10%以上的学生出国深造,校友遍布全球各地。
年份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出国留学人数
80
90
69
93
86
50
毕业人数
512
625
683
521
466
423
出国留学率
15.63%
14.40%
10.10%
17.85%
18.45%
11.82%
学院已经建立起留学生硕士、博士层次的培养体系,金融学专业2+2国际本科项目已经启动,学院的国际化办学能力稳步提升。
五、就业前景:人才专业化、选择多样化
近5年金融学院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一直位于学校前列。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银行、证券是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国有五大行是国内银行业的巨擘,也是我院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金融机构。同时,我院每年非金融机构就业占比持续上升,世界500强企业如中铁集团、中国移动热度不减。
随着考研热的升温,我院毕业生近三年平均保研率超6%,国内外升学率40%,升学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
六、校园生活:金生金世,融情江财;金生相伴,融耀未来
金融学院以“共享共融聚合力”为出发点,以“共创共赢促发展”为落脚点,依托三+模式,满足多元需求。
依托“学习+服务”,打造“金王杯”篮球赛、“金足杯”足球赛、“金韵华章”迎新晚会、“金玉良演”微电影大赛等“金”字招牌活动,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依托“专业+技能”,连年承办“工商银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保险产品创意设计大赛、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推动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深度融合;
依托“爱心+实践”,组建金穗青年志愿服务队、传承暖阳支教、南昌SOS儿童村支教、齐洛瓦兴趣课堂等志愿服务项目,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
七、专业介绍
(一)金融学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中国特色社会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具备金融学专业基本知识,掌握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理论研究、市场研发、风险管理、投资咨询等相关工作,具有“信敏廉毅”品格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专业精:专业悠久,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教育部首批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五星级专业。
师资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以雄厚的师资为后盾组建核心课程的教学团队。
课程优:《国际金融》为国家级一流金课、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另有12门课程为省级一流金课。
模式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拓展与国内外高校合作,构筑学校、用人单位、合作企业、国内外合作高校等多主体协同、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
主要专业课程:
金融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保险学、金融计量学、金融工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管理、外汇交易与外汇风险管理、碳金融与绿色金融、金融企业会计、行为金融学、中央银行学、金融监管、金融科技概论等。
(二)保险学(精算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承“信敏廉毅”校训精神,适应区域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具备金融学基础知识和保险学及风险管理专业知识,熟悉金融市场、保险运营、保险数字科技和保险业务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够在政府监管部门、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银行、券商、大型企业集团、事业单位等从事保险与投资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保险人才。学生毕业后在本专业领域经过五到十年的锻炼,能够通过主动学习、自我学习、终身学习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能够较好地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解决保险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优秀者能够成为工作单位的业务骨干或中层管理干部。
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升文科人才职业适应性和胜任力,在深入调研保险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开设保险+精算交叉融合专业。本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保险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精算学的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毕业后能在保险机构从事保险产品开发、设计和保险资金的投资、运营管理等工作。
1.“四融三导”的“三创”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政、企、学、研”相融合的循环系统,企学融合第一课堂进行教学主导、研学融合第二课堂进行竞赛辅导、政学融合第三课堂进行创业引导,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在红土地上打造“创新、创意、创业”的高质量保险人才。
2.“学、研、赛、训”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学研赛训”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学训一体,赛研贯穿,实现了“课程—项目—竞赛—实训”四位一体。“学”即实务教学,是实务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传授;“研”是课题研究,是创新项目的科学探索;“赛”是专业竞赛,是创意思维的激发;“训”是实习实训,是创业思维的引导。
3.社会需求导向的开放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拓展与国内外高校合作,构筑学校、用人单位、合作企业、国内外合作高校等多主体协同、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金融+保险+精算+数字”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保险与金融、精算、数字科技、投资、管理知识的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保险财务管理、风险模型与定价、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金融计量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三)金融工程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承“信敏廉毅”校训精神,适应区域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要,掌握金融工程基本原理、方法和金融量化分析技术,金融理论与数理基础扎实,具有大数据处理和计算机编程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在证券期货、基金管理、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和政府部门从事金融衍生产品设计、金融量化分析和风险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的高素质金融工程人才。
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1.内外并举。搭建“多元化”国内升学和出国留学平台,为学生考研出国深造创造良好的条件。
2.一生一导。为每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围绕学生兴趣和发展规划实施个性化培养。
3.一专多能。以培养金融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掌握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数学统计基础与计算机编程能力,形成良好金融工程思维,提升金融衍生产品设计、金融量化投资与风险管理能力。
4.一体两翼。本专业实施“三课”联动,以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体,以第二课堂竞赛科研辅导和第三课堂实习实训引导为两翼,实现专家导学、以赛促学、基地助学的协同育人和实践育人机制。
主要专业课程:
金融工程(双语)、金融衍生品投资理论与实务、量化投资理论与实务、智能投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金融大数据分析、Python编程与应用、金融数据建模、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证券投资学、固定收益证券、公司金融、国际金融、金融计量学和金融经济学等。
(四)金融科技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承“信敏廉毅” 校训精神,适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掌握金融学和数字技术理论和方法,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国际视野,具备沟通协作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在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监管部门,从事与数字金融产品服务研究、设计、开发、运营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具体表现为:
1.综合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金融和科技理论知识,以及良好的数理基础和编程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金融领域的问题。
2.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金融科技工具和技术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3.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金融科技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全球化金融科技市场的发展需求。
4.行业认证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具备相关行业认证和职业素养,如金融科技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合规与监管等方面的能力。
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专业特色: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经济金融学和现代信息科技理论知识,熟悉金融实务操作,熟练掌握信息科技、数据科学、算法和智能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数字金融产品服务开发、智能风控、智能投顾、监管科技等领域需要的金融精英人才。本专业特色体现为:
1.交叉学科融合:该专业结合了金融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多个学科,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知识体系,使其既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又掌握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
2.实践教学和项目导向:专业课程强调实践教学和项目导向,通过模拟交易、金融科技项目开发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行业导师和实习机会:学校与金融科技行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由行业导师指导的实践项目和实习机会,帮助他们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4.国际化教育与交流:学校开设国际化课程和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访问等活动,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全球化竞争力。
5.科研与创新支持:学校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创新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创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竞争优势: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对金融业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数字技术正以其独有的渗透性、冲击性、倍增性和创新性推动金融行业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金融科技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类金融市场的业务开展和风险管理的提质增效培养急需数字人才;同时,金融科技专业强化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考研、出国留学的竞争力。
(五)金融学(FRM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数学和计算机基础、掌握完备金融学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和社会适应能力,熟知金融市场上投融资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具备较强的金融实践能力,能在各类金融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企业相关经济金融部门从事投融资、风险管理等工作,能够在国内外教育科研机构继续攻读更高等级学位,从事相关学术研究,具有“信敏廉毅”品格及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金融投资和风险管理人才。
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金融学(FRM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具有较为扎实的金融知识,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金融行业和社会保障机构从事风险管理、经营和精算等工作,也可在政府机关、学校、研究机构和公司从事风险管理、教学、科研和咨询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专业主干课程围绕全球FRM考试的内容进行设置,主干课程采取双语授课。
FRM的英文全称是Financial Risk Manager,又译为金融风险管理师,是全球金融风险管理领域顶级的权威国际资格认证,FRM持证人主要服务于银行、证券公司、学术研究机构、政府管理机构、资产管理机构、保险公司及非金融性公司等。
金融学(FRM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FRM全球资格认证考试,同时兼顾考研、出国留学的需要。FRM的考试科目全面涵盖资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公司治理等领域,已广泛为全球大型金融机构及企业所推崇,使得FRM成为全球金融风险管理及控制领域中最专业与最高端的金融证照,学生如若获得,增加了去著名金融机构就业的几率;同时,金融学(FRM方向)强化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考研、出国留学的竞争力。
1.“四融三导”的“三创”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政、企、学、研”相融合的循环系统,企学融合第一课堂进行教学主导、研学融合第二课堂进行竞赛辅导、政学融合第三课堂进行创业引导,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在红土地上打造“创新、创意、创业”的高质量金融风险管理人才。
2.“学、研、赛、训”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学研赛训”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学训一体,赛研贯穿,实现了“课程—项目—竞赛—实训”四位一体。“学”即实务教学,是实务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传授;“研”是课题研究,是创新项目的科学探索;“赛”是专业竞赛,是创意思维的激发;“训”是实习实训,是创业思维的引导。
3.社会需求导向的开放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拓展与国内外高校合作,构筑学校、用人单位、合作企业、国内外合作高校等多主体协同、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以FRM考证为基础,以纯英文教材为辅助,强调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综合素质的培养。
主要专业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双语)、证券投资学(双语)、国际金融(双语)、金融工程(双语)、金融计量学I(双语)、金融计量学II(双语)、金融机构风险监管(双语)、风险模型与定价(双语)、公司金融(双语)。
专业:

猜你喜欢

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高质量培训促进高质量发展


工程训练中心赴桐柏红色教育基地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培训活动


第七章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原理优质课件


陈钱林:10个简单实用的家教妙法


贵州医科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简介


湖北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验深化行动典型案例


交40800元培训费考公约定“不过全额退”,为啥28560元至今难退回?中公教育:退费要“排期”


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教育众筹:携手共建明日教育


纳米AI搜索,新一代智能答案引擎


请抓紧时间搞定!深圳少儿医保申报系统即将暂时关闭!


史记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 史记是不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


雷雨一课是按照什么的顺序来写的 雷雨这篇课文作者按什么的顺序描写的


寒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寒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了什么 阅微草堂笔记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