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装修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点线面+实招”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2025-02-18 本站作者 【 字体: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积极探索、挖潜创新,“点线面”结合,系统化推进全区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先后被认定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聚焦“关键点”,善牵改革创新“牛鼻子”。一是优化学校空间“布局”。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区域地理环境、功能定位、人口分布等因素,统筹规划和合理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结构,通过新建或撤并学校等方式满足适龄学生“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二是灵活办学模式“量身”。按照“名校带新校,名校带弱校,城校带乡校”的思路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紧密型”和“协作型”两种集团化办学模式,将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纳入5个教育集团和9个教育联盟进行管理,促进学校联动发展、共同提高,不断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和校际差距。三是创新管理体系“定位”。出台《关于在全区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区管校聘、按需设岗、分层聘用、绩效奖励”管理体制,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的真正转变。

护卫“航标线”,打牢编制管理“基础桩”。一是“动态化”核定编制。按照“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精简高效、因地制宜”的原则,每三年重新核定中小学校编制总量,交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统筹分解,增强了编制管理的自主性、积极性。二是“倾斜式”招录补给。下达年度用编计划时,优先保障教育领域需求,做到“有编即补,退补相当”。三是“备案制”严控增长。鼓励学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教学辅导人员问题,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核定学校编外用工总额,严格按照《泰州市姜堰区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暂行办法》,实行备案制管理,确保编外用工只减不增。

激活“业界面”,巧破人员流动“瓶颈口”。一是定向培养“筑坝”。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通过预留编制岗位,加大农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力度。近五年共培养150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本土化教师,进一步优化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助推了乡村教育振兴。二是人才引进“开源”。开辟绿色通道,优化高层次教育人才进编办理流程,及时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办理进编手续、实名制信息系统录入等“一站式”服务,确保教育人才尽快“安家落户”。近三年共引进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名特优教师42名,区外调进的优秀教师78名。三是统筹交流“活水”。积极稳妥地做好教师交流工作,出台《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的意见》,促进教育人才资源合理配置。2019年共有422名教师参与交流,占比达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24.97%。

阅读全文
加载中~
本站访客:1057
1097476955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951535724

18951535724
返回顶部